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咸宁:舒桥村人民议事厅——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为抓手,依托驻点帮扶村——嘉鱼县官桥镇舒桥村开展人民议事厅试点示范,搭建民主议事平台,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一、主要做法
舒桥村位于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东南方向,面积14.5平方公里,辖32个自然湾,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796户2848人。过去,该村面临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不足、治理机制不完善、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近年来,在咸宁市、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下,舒桥村着力创建人民议事厅,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践新模式、拓展民主实践新路径,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走深走实。
一是搭建议事平台。坚持先试点后示范,投资近50万元将原本闲置的老舒桥派出所办公楼改建成舒桥村人民议事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厅内设有“说事室”“议事室”和“记事室”,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商议问题,提出建议。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村民群众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人民议事厅组成人员,由镇人大主席、村党支部书记、本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所议事项涉及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一般为9至13人,根据所议事项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议事成员结构,建立起了民主议事协商体系,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基层群众与代表,推动议事厅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
二是建立议事制度。制定《舒桥村人民议事厅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规则等,保障议事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实行议事厅成员轮值制度。确定每周二为说事室坐班日,村总支部书记带头,每次安排2位议事厅成员坐班说事室,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诉求,做好记录记载。平时,议事厅成员深入一线、贴近群众、走访查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明确议事范围。所议事项严格做到“六议”“六不议”。“六议”是指议事选取农村产业发展项目;村公益事业项目;道路维修、巷道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沟渠疏通、泵站维修等小农水建设项目;绿化亮化、环境整治等项目;村有关“三重一大”项目。“六不议”是指涉法涉诉事项不议;信访事项不议;邻里矛盾纠纷不议;不合法事项不议;不合规事项不议;合法合规但实际情况根本无法做到的事项不议,等等。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监督机制,鼓励村民对议事决策执行情况、村务工作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是规范议事程序。议事厅坚持“一事一议、小事快议、大事众议、急事先议”的议事原则,按照“六步议事法”(议前现场调研—听取各方意见—拟定初步方案—集体商议表决—决议公开公示—议后检查验收)的议事流程,精心组织,形成机制,确保议出水平、议出质量、议出实效。议事过程注重做到“三个突出”:突出议前调研。坚持“不调研不议事”原则,议事前组织议事厅成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地察看调研,在现场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面对面收集信息、诉求和意见,吸纳各方智慧,形成初步方案。突出议中共商。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紧扣“审议、公示、票决”三个环节,建立议事厅成员集体“审建议、审选题、审项目”全程决策工作链,对议事活动安排、议事范围、议定事项进行“三公示”,落实议事厅成员票决制,通过民主选出村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事项,让群众“心声”有“回声”。突出议后问效。议事结果形成议事纪要,内容包括议事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协商后达成的决议、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责任单位和相关要求等。议事厅成员对项目实施推进情况全过程跟踪监督和评估,镇人大主席团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推动议定事项顺利实施完成。
四是开展议事活动。议事厅坚持“月初有方案、月中有商议、月末有回音”工作要求,聚焦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民主协商、集体决策,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聚焦议事厅规范化建设,市、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了3场议事厅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建立完善议事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议事活动规范有效开展。聚焦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议题,开展了4次议事活动,举办了2期代表讲堂,召开了2次“代表行动”座谈会,接待选民47人次,累计收集并整理群众意见建议33条,着力解决了彭家湾人居环境整治、共享菜园建设、村湾道路提升、香柚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等4个突出问题,及时回应了群众期盼,有效解决了民生诉求。推进彭家湾村湾人居环境整治,是议事厅成立后听取群众意见作出的第一项民生决议。在彭家湾党员和乡贤的引领下,村民群众自发行动起来,短短一个月内,投工投劳近200人次,捐款捐物约12万元,共完成沟渠清理5000方、建设护栏600米、硬化道路350米、修补破损路面7处、拆除旧房15处及乱搭乱建8处,村湾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成效
舒桥村人民议事厅的实践创新,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水平,探索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生机活力,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创新了基层民主实践路径。舒桥村人民议事厅坚持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为宗旨,畅通沟通交流议事渠道,让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治理,探索了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实现了从“双方对话”到“多方共议”的转变。议事厅由过去代表与选民双方“面对面”,代表听民意、为人民代言,升级为代表、村民、部门、专家等集体协商,压缩了问题从收集到反馈的时间,在民主议事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变得更直接、更高效,充分释放了基层民主实践的活力。实现了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定工作”的转变。在议事厅,代表从“坐班式”等待群众“上访”反映问题建议转变为“体验式”“走访式”“恳谈式”主动“下访”发现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村民从“只提问题的旁观者”,变为“建设性意见的提出者”“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议题跟着“民声”走,活动围着“民生”转,由群众“出题”、代表“选题”、政府“做题”,群众的“闹心事”变成了“暖心事”,推动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二是强化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舒桥村人民议事厅通过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让议事活动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最大范围内听民生、集民智、解民忧,村民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和落实,成为决策的直接参与者,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以实际行动丰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保障和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议事厅成为村民群众民主协商议事的平台、当家作主的舞台。
三是推进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舒桥村人民议事厅按照“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做事有商量”的要求,组织各类代表、村干部、有关专家与群众共同参与议事活动,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讨论、对话和互动,对老百姓关心的道路修补、河道治理、公共设施建设等进行共商共治,持续推动群众关注问题的解决、建议的转化落地。多次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调研讨论,集体协商,确立村湾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着力发展香柚产业和中药材产业。同时,村民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行动无偿清除土地附着物,将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连片开发,有力促进了香柚和中药材产业的落地实施。目前,香柚种植面积800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00余亩。香柚挂果后,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产值高达8000元;中药材丹参每亩产量2000公斤,亩产值突破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7万元。产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还为舒桥村创造了10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如施肥、剪枝、除草等,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00多万元,使每户家庭年均增收2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顾家两不误。议事厅成为村民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的平台,提升了乡村治理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舒桥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集体经济显著加强,乡村振兴后劲十足,被评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多次受到咸宁市、嘉鱼县党委和政府的表彰。
四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舒桥村人民议事厅的实践创新,有效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取得很好的实践成果和示范效果,先后得到全国人大网、《人民代表报》《湖北日报》、湖北人大网、《楚天主人》等媒体的重点关注和推介,吸引20余批次省内外人大基层单位前来考察学习。嘉鱼县人大常委会以舒桥村人民议事厅工作为示范,以点带面在全县乡镇推进人民议事厅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高铁岭镇八斗角村人民议事厅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做好‘接二连三’的工作,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意见,经多方征求意见,该村决定把香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引导村民发展香柚种植3000余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鱼岳镇北街社区人民议事厅围绕“十户联护”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进行专题协商座谈,通过了建设“幸福食堂”的建议,推动建立了“社区+食堂”养老服务模式,社区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嘉鱼县已开展人民议事厅活动60余场(次),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参与人民议事厅活动,全县人民议事厅已接待选民56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42条,推动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10余件。
三、经验与启示
舒桥村人民议事厅的实践创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的难题,探索创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还为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基层民主活力。舒桥村人民议事厅通过搭建平台、广泛动员、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有效激活了村民群众民主意识,激发了乡村振兴发展活力,成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载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平台。议事厅的实践创新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大有可为,具有强大生命力。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深化基层民主实践创新与具体实际有效融合,打造多元创新平台,探索优化方式方法,拓展畅通民主渠道,让基层民主实践创新更接地气、更加生动、更有实效,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群众主体,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舒桥村人民议事厅的实践创新,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与不足、决策透明度低、利益协调困难等基层治理难题,议事活动通过让群众站C位,有效保障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发了群众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丰富和实现了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村民群众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的活力之源。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民主机制,以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方式融入基层民主实践中,不断拓展听取民声、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深度和广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发展群众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真管用的基层民主,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民主协商实效。舒桥村人民议事厅的实践创新表明,民主协商是解决基层问题的有效途径。议事厅聚焦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常态化平台,建立民主议事协商体系,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民事民督”,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民主议事的力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必须树牢问题意识,聚焦基层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和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格局,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民主实践路径、务实有效的基层治理效能和共建共享的人民群众福祉。
四是坚持制度保障,夯实长效治理根基。舒桥村人民议事厅通过制度设计、流程优化和群众参与,搭建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便捷高效的议事平台,有效激发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探索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使各项制度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常态长效,推进民主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刘汉松)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