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工作交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人大“四举措”发力 确保“聚力支点建设”落地见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0 11:23   [收藏] [打印] [关闭]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一以贯之重大责任、重大使命;2025年新春伊始,湖北省委向全省发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动员令;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市、区人大依次动员、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党委、人大工作要求,襄阳区朱集镇人大以本地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为目标,以“四大举措”为抓手,推动“支点建设”落地见效。

一、紧扣发展大局,强化监督“支点任务”落地

1.聚焦产业支点:监督主导产业(如特色农业、乡村文旅、小微企业)发展政策落实,调研产业链短板(如物流、技术、资金),推动解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问题(如用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

2.聚焦乡村振兴支点:跟踪监督粮食安全、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道路、水利、通讯)建设,定期检查涉农资金使用、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等情况,防止政策空转、资源浪费。

3.聚焦民生支点: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如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乡镇政府补齐民生短板,让“支点建设”惠及群众。

二、发挥代表作用,激活“支点建设”主体力量

乡镇人大代表是联系群众与政府的桥梁,需通过机制化安排让代表深度参与支点建设:

1.建强代表履职平台:依托“代表联络站”“代表工作室”,组织代表定期接待群众,收集关于支点建设的意见建议(如村民对产业发展的想法、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形成问题清单并推动政府回应。

2.组织代表专项行动:围绕支点建设重点任务(如项目攻坚、环境治理),组建“代表专班”,开展视察、调研、评议活动(如评议乡镇职能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成效),让代表既当“监督员”,也当“参与者”。

3.推动代表带头示范:引导代表中的企业家、种养殖大户、村干部等,带头参与支点建设(如牵头发展合作社、引进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以“代表带头”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三、强化制度保障,确保履职规范高效

乡镇人大需通过完善制度,让“聚力支点建设”的履职行为有章可循、有果可查:

1.完善监督制度:明确监督重点(与支点建设绑定)、监督流程(如调研-审议-整改-回头看),避免监督“走过场”;对政府落实支点建设任务的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强化监督刚性。

2.健全代表履职管理制度:建立代表参与支点建设的履职档案(如参与调研次数、提出建议数量),将履职情况与评优、连任挂钩,倒逼代表主动履职。

3.加强与上级人大联动:针对支点建设中的跨乡镇、跨层级问题(如交通路网、产业协同),主动向上级人大(襄州区人大)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形成“上下联动”推动支点建设的合力。

四、锚定群众需求,让“支点建设”贴合民生实际

始终围绕群众利益,避免“支点建设”与民生脱节:

1.决策前广泛听民意:在乡镇涉及支点建设的重大决策(如产业规划、项目选址)前,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如项目是否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是否能带动就业),确保决策符合群众期待。

2.推进中及时解民忧:对支点建设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如项目施工影响出行、产业发展未带动本地就业),督促政府及时整改,避免“重建设、轻民生”。

3.建成后评估民生实效:对支点建设项目(如乡村旅游点、农产品加工)的成效,从群众获得感角度开展评估(如是否增加收入、是否改善生活环境),推动“支点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通过四项措施的实施,朱集镇人大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大代表的建设,推动人大常委会机关进一步提振精神、提升能力,抬升工作标杆,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保障。(宋河彬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