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团风县:在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中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2023年,团风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各乡镇全面开展人大代表民生实事票决制,充分运用会商、监督、视察、评议等形式,让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票决到最终落地生根全过程接地气、汇民意、聚民力,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代表票决、政府实施、群众参与”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一、把握方向,高位推进建机制
团风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多次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并向县委专题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经县委研究决定,从2023年开始,实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并出台了《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对项目征集、项目确定、项目票决、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评价作了明确规定,确保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按程序进行。
二、广泛征集,把好项目准入关
为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各项前期工作,各乡镇政府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征集政府民生实事建议项目的通告》,通过“场院会”“村湾夜话”等多种途径,线上线下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事项。依托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走访、接待选民、调研、视察等活动,全方位收集人民群众意见。2023年,各乡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共收集民生实事线索310个,汇总分类归纳形成民生实事项目88个。
三、民主协商,做好项目筛选关
将年度重点工作与群众关注重点相结合、经费安排与民生项目相结合,按“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原则进行初步筛选,通过群众参与、政府初选、人大主席团审议、党委决策的流程,全县各乡镇共形成了39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一是政府初选。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库,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专题会议对项目建议进行深入论证和反复会商,开展分类筛选,建立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库。二是人大主席团审议。各乡镇人大召开主席团会议,审议政府拟定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报乡镇党委研究决定。三是党委决策。各乡镇召开党委会议,结合本乡镇发展实际,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确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四、民主票决,体现民意接地气
2023年上半年,各乡镇将39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票决,按照程序投票产生出了29个民生实事项目。一是会前集中视察。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会前组织乡镇人大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集中视察,深入了解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二是会中认真审议。会议期间,先后表决通过了《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关于民生实事项目的票决办法》,为做好正式投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情况的工作报告,在充分讨论、审议的基础上,切实履行好代表的法定职责。三是会上民主票决。对候选项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表决,代表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轻重缓急的原则,郑重投出神圣的一票,票决结果现场公布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民主监督,实施项目不走样
一是健全分组监督机制,各乡镇人大组建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将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工作细化分配到代表,做到“事事有监督,人人有任务”。二是严格落实“三步”工作法,各乡镇人大按照“项目监督、意见反馈、整改落实”三步工作要求,认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专题视察或检查,以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闭环监督,确保民生实事实施“不走样”“不变形”,共发现各类问题32个,全部督促乡镇及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到位。
六、民主评议,实事项目见成效
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做好民生实事项目意义重大。截至2024年4月底,全县各乡镇人大已全部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2023年的29件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从测评结果来看,代表对测评结果均表示满意;从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开反馈来看,也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一年来,各乡镇人大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力促民生实事项目清单逐一落地,助力美丽乡村迎蝶变。如马曹庙镇白羊示范片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杜皮乡东岳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杜魏线亮化工程项目的实施,给乡村增添了绿的底色、增添了夜空中的亮色、增添了群众的幸福成色。
下一步,团风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入总结和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开展县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持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团风实践贡献人大力量。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