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枣阳市:“三个坚持”同频奏和谐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02-21 17:03   [收藏] [打印] [关闭]

枣阳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中心任务,牢牢把握职责定位,着力“三个坚持”,探索做好新时代基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新路径。

坚持学思用贯通,履职能力水平在理论学习中更加精进

加强社会委自身建设和组成人员理论素养提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和市委安排,坚持学思用贯通,立足职能,以学促干,推进工作。

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理论学习。去年初,召开社会委工作联系会,组织社会委组成人员和11个对口联系的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及上级人大有关会议精神。建立社会委工作群,将重要理论学习内容、重大会议精神及重点工作安排第一时间推送,先后推送了《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笔记、总书记引领我们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等学习内容30多条,进一步增强社会委组成人员以科学理论引领社会领域法治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常学常新中增强政治定力。

在把准人大社会监督职能中提升理论素养。为提升社会委组成人员理论指导和推动工作的能力,委员会紧扣社会建设职责定位,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在开展稳就业、殡葬改革等7项重点调研监督工作中,除安排社会委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参加调研视察外,每次活动都专门邀请村(社区)、企业等不同岗位不少于2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履职活动,让基层人大代表既全程参与、又做好会议发言,既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又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去年7月,邀请南城办事处彭岗村党支部书记彭克宏、环城办事处福利院院长齐敏2位市人大代表参加殡葬改革调研活动,他们就农村无序殡葬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被吸纳写进反馈意见并督促落实。

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强化初心使命。去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批主题教育在枣阳市启动后,市人大社会委第一时间在工作群督促提醒组成人员加强学习、深化理解、提高认识,要求读原著、学原文,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逐句逐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社会委主任委员林万平还担任市委主题教育第四联络组组长,负责3个镇(办)、11个市直单位主题教育联络指导工作,他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加强自身教育学习,除原原本本学习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必读书籍外,又购买《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第二卷)、《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书籍,并组织社会委同志共同学习提高,通过重温《毛泽东选集》的经典文章等,力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化初心使命。

坚持民生为要理念,在履职监督中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

枣阳市人大社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关注民生热点开展人大社会监督,增强监督实效,推动社会建设领域民生工作更暖心、更高效。

高站位谋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基层人大社会建设领域工作需要在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中更好贴紧民生、更好服务中心。去年初,结合过去一年的工作得失,社会委深入所联系的部门广泛开展调研,认真学习中央、省有关部署精神,研究确定新一年社会委监督方向,拟出2023年度工作重点,对包括稳就业工作、殡葬改革等人大社会建设领域调研监督的19个方面作出部署安排;制定下发《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同对口联系部门工作联系办法》;召开社会委联席会议,社会委组成人员、对口联系的11个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听取各单位重点工作安排及意见建议。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耀军同志对年度工作、社会委成员和联系单位工作提出要求,要求社会委各位委员要发挥好参与决策、监督、桥梁和模范带头“四种作用”,提高解读政策能力、解除困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助推新一年社会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质量开展重点领域人大专项监督。就业、医疗、养老、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事关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为此,在工作实施中,社会委按照既围绕中心监督精准,又找准问题推动落实的要求,精心制定调研方案,认真研究调研重点,做到人大社会建设领域工作既与市委决策部署同向发力、又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先后围绕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殡葬改革等7个行业领域开展人大调研监督工作,共发现问题24个,提出对策建议26条,切实把人大监督做实。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去年8月下旬,委员会结合全市中心大局专题开展稳就业工作调研,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社会委、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及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深入三三三零工驿站、湖北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等现场调研零工驿站建设、新就业形态发展、企业用工及就业政策落实等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市稳就业工作及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汇报。邀请市人大代表以及枣阳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参加调研,就企业发展、企业用工等工作提出意见,还围绕重点群体就业、失业保险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反馈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后,以市人大常委会文件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落实,对强化就业兜底保障、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枣阳全市提前4个月完成城镇新增就业、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困难人员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返乡创业等全年目标任务。

高标准完成上级人大视察调研安排。去年4月中旬,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调研组就安全生产工作到枣阳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危化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并征求对《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省职工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对枣阳的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和要求,还先后配合完成了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家庭教育促进法》《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一法一条例”等5项专题调研任务,共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7个,提出对策建议19条,为上级人大决策提供参考。

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在服务发展中体现担当作为

围绕中心高站位。去年初,紧贴新时代新要求和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社会委精心制定殡葬改革等人大社会建设领域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大局的19项重点任务的工作要点,列出任务清单积分月计划安排,做到站位全局、谋划全局、服务全局。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监督政府和部门绷紧履行好安全生产的法定职责,社会委跟踪督办2022年5月对全市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去年3月中旬,提请市九届人大第十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人大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监督有力,警钟常敲,助力实现该市全年无一起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喜人成效。

服务中心显担当。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坚持问题导向,畅通沟通协调机制,听取部门办理情况,先后3次开展督办工作,涉社会委对口督办的8个单位11条代表建议于8月底全部高效办结,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双100%。加强人大代表和社会委委员联系沟通,社会委组织的每一项专题调研,都邀请不少于2名基层人大代表参加,既倾听了代表意见,又为代表履职搭建了平台。走访戈建军、毛建军、何加华等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学校等同代表面对面交流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听取意见建议。创新建立社会委工作群,及时沟通工作,推送重点理论知识、重大会议精神等学习内容30多条,提升委员理论素养水平。服从市委统一安排,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批主题教育联络指导工作,到12月,所联络指导的单位中,先后有6个镇(办)和单位分别在市委主题教育办第四次主任会、全市主题教育推进大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市委主题教育工作简报先后19次刊发10个地方、单位工作成效做法,经验交流和简报推介在6个联络组中位居第一。

建功中心有情怀。坚持自觉站在中心大局的前沿一线,力求用新的实践、新的业绩,交出一份高质量履职答卷。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主动融入全市“聚力共同缔造•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深入村、社区、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去年7月,社会委在代表走访中了解到河北一企业不履行合同长期拖欠枣阳一家公司50多万元货款,该公司依法起诉后案子被移交到河北地方法院审理,加大了执行难度。社会委积极联系协调法院有关部门予以支持,最终收回50万元欠款,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损失。在履好监督职责中宣传人大工作,社会委本着学用相长的要求,积极开展人大工作宣传,立足实际采写了“紧扣中心系民生,服务大局开新局”“真情当好残疾人的代言人——记枣阳市人大代表、市残联理事长骆良超的事迹”“湖北枣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稳就业工作专题调研”等一批新闻,先后在人民网、中新社、人民代表报、湖北人大网、湖北日报客户端、襄阳人大网等媒体宣传。社会委一名同志和一篇文章被评为2023年度人大调研和宣传工作突出个人以及年度人大调研和宣传工作优秀文章,撰写的《关于全市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年1月获2022年度枣阳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奋进年”大调研三等奖。此外,还积极参与全市文明创建、卫生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食品安全等中心工作,为枣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人大贡献。(檀耀军 林万平)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