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人大积极探索“人大协商”工作机制取得实效
2023年,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进人大协商工作,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扩大基层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为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思想引领,着力领会协商内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大课堂”作用,以“站”为单位,采取线上推送学习资料“分散学”和不定期组织代表进站“集中学”的模式,不断提升代表对人大协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今年以来,组织市、区、镇101名人大代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和市、区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培训活动20余次,引领代表准确把握人大协商的概念内涵和基本路径,明确协商的原则,夯实代表履职基础,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协商成效。黄集镇人大在推进人大协商过程中,认真处理好人大监督与人大协商的关系,在把握好人大监督重点的同时,注重运用理论规范来完善人大协商实践。如为更好推动2023年黄集镇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镇人大组织部分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视察,详细了解各项目建设进展、工程质量和后续发展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下一步推进措施,对有关事项进行询问和现场点评。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发动群众共同做好协商工作,推动了樊魏高速黄集出口涵洞雨季积水等一批群众高度关注问题的解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群众所需所盼,实现了人大监督与人大协商的有效融合,形成了人大、政府、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促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的良好局面。
聚焦基层治理,着力畅通协商渠道。黄集镇人大与黄集法庭充分整合人大代表资源,在黄集法庭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人大代表参与社会矛盾调解工作机制,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参加法治夜校“现场解纷讲评会”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人大协商渠道、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努力将代表履职阵地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最末端,实现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工作全覆盖。一年来,黄集镇人大通过人大协商方式持续强化“站庭联动”效果,充分发挥“法官释法+代表说理”的联动优势,实现“1+1>2”的效果,为多渠道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探索了新路径。
聚焦共同缔造,着力画好协商“同心圆”。一年来,黄集镇人大把推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工作作为人大协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听听选民心里话•共同缔造幸福家”代表行动有机结合,在推进共同缔造活动中充分展现人大协商的巨大成效。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美丽乡村后期管护、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和美乡村创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国土绿化、产业发展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通过“板凳会”“圆桌会”“长廊会”“树下议事会”“金点子议事会”等形式开展人大协商活动15次,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助推解决了一大批乡村振兴方面的实事难事问题,与群众一起携手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
人大协商是人大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是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具体行动。下一步,黄集镇人大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底色。(崔建军、朱晓佩、郭秀明)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