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汉川市乡镇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1-08 10:20   [收藏] [打印] [关闭]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简称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听取、充分吸收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经同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差额投票决定正式项目,由同级政府组织实施,并全程接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监督的制度。2021年换届以来,汉川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汉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精心谋划,深入调研,探索创新,在全市开展了乡镇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2022年,该项工作在新河、马口、城隍、刘家隔镇正式启动,共监督实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项目26件,总投资5.8亿元,竣工率100%;2023年,新堰、庙头、分水等镇快速跟进、抓紧启动,7个试点乡镇票决民生实事项目26件,预计投资3.22亿元,目前,已完成18个项目,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工作专班,推进有抓手。召开乡镇(场)街道人大主席(主任)、乡镇(场)长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推进会,对票决制试点工作进行培训和安排;市委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票决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票决制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其他主任会议成员任副组长的票决制工作指导小组,具体负责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试点乡镇党委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人大主席任副组长的票决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推进票决制试点工作。二是明确基本原则,项目可操作。在票决制组织实施过程中,明确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突出民生,公益均等、普惠共享,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可评可检、注重绩效”等五项原则,为票决制实施提供遵循,确保每个项目既是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适合乡情的民生实事,又是与乡镇财力相匹配、可操作的政府项目。三是明确各方责任,结果可追溯。建立党委、人大、政府的层层保障、逐级落实责任制,明确所有票决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由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推进、乡镇政府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有力度,结果可追溯。

二、坚持发扬民主,注重“三个环节”。一是注重收集民意。试点乡镇把征集项目线索与深化代表“五进”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有机结合,分别采取从群众信访诉求中探听民意和召开社区村干部会、依托代表家(站)接待选民、代表走访群众、视察调研等形式,公开向社会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共征集意见和建议790余条。二是注重项目筛选。为使征集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更具普惠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试点乡镇政府召集镇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评估论证,筛选出年度民生实事初选项目,经乡镇党委研究同意后,报镇人大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初定候选项目,提交镇人代会审议表决。对未纳入候选项目的事项,镇政府做好入户解释和政策宣讲工作,做到群众有呼声、政府有回应。三是注重票决程序。审议票决是票决制的重要环节,为确保试点工作流程规范严谨,试点镇把好“三关”:“说明关”。镇政府向镇人代会报告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总体概况及项目具体情况,便于代表投票时做出选择。“审议关”。会前,镇人大将候选项目基本情况印发每位代表,让代表提前了解有关候选项目筛选的基本情况。会中,将候选项目情况说明、可行性报告印发代表,大会主席团组织代表审议讨论,并邀请镇政府相关部门列席,现场回答代表的询问。“票决关”。由大会主席团提出票决办法草案,明确应选项目数量、候选项目差额比例、项目确定和公布方式等。候选项目差额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每一件民生实事项目的得票数应超过全体代表半数,从高到低,确定应选数量。票决后由大会主席团当场宣布民生实事正式项目,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政府主导,狠抓“三个落实”。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对票决的重大民生实事项目,镇政府落实到具体的镇级领导、责任部门,定期通过多种平台和途径公开项目推进情况,让人大代表和群众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同时,镇人大在次年人代会上听取和审议镇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全体与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向镇党委报告。如马口镇在十八届三次人代会上对2022年度5个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其中,2个项目满意度达到100%,3个项目满意度达到98.7%。二是狠抓要素落实。镇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规划设计、资金保障、水电路改造、交通设施等要素的保障和落实,确保票决出的项目当年建设完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狠抓进度落实。镇政府将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形成项目建设计划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落实。

四、坚持监督问效,突出“三个办理”。一是开设“专栏”亮办。试点镇以工作简报、会议通报、短视频播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票决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晾晒,让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市级层面共推出6期票决制试点工作宣传专栏,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新河镇民乐片群众反映安全饮水水压过低,要求增加水压加压泵。镇人大在审议后,将该项目纳入重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投入13万元,用一个星期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增压泵站,解决了该镇民幸村等4个村2500余户村民,8500人的生活用水问题。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报纸、电视、视频号等形式及时向群众做好跟踪报道工作,从“小切口”推动民生“大问题”的解决,让群众真正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二是强化“一对一”督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指导联系试点镇票决制工作,试点镇对票决项目实行“一对一”监督。每个项目由一名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一名副乡镇长领办、一个镇直单位牵头协办的分工方式对外公示。定期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跟踪监督,了解建设情况、时序进度,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抓好整改,助力项目加快建设。如城隍镇两河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2023年5个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群众关注度高。项目小组技术监督员、镇水利站副站长晏志华等代表在视察该项目时,发现克公渠综合整治项目一段长度360米,宽度2.2米的渠底硬化部分,高程超高0.7米,没有按设计图纸施工,降低了施工标准。晏志华等代表当场向施工方指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负责该项目政府负责人现场核实情况后,责成施工方立即返工、限期整改。同时,对已完成项目,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回头看”,确保票决项目落到实处。三是组织代表、选民联办。每月组织相关人大代表、选民代表联合参与项目督办,听取政府实施票决项目情况进度,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序;年底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邀请相关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参加,听取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对未完成的项目,由政府作出解释说明,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议,形成书面评议报告,报次年人代会备案并印发全体人大代表。(刘义恒)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