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巴东县:持续深化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乐乡小区是一个移民安置点,人口密集,建设停车场迫在眉睫,最好早点纳入规划建设。”
“我们这里的入户电线还是裸线,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政府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红旗渠是一块很好的红色教育的牌子,这里的配套设施比较欠缺,建议加大支持力度。”
……
连日来,在八百里巴东的村村寨寨,老百姓纷纷围坐在庭前园中,向人大代表们吐露着自己的诉求和想法,这是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代表行动”中走村入户走访群众并征集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场景。
巴东县人大常委会自2019年10月起,着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相关准备工作,按照州人大常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于2020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并在全县12个乡镇推行。三年来,县人大共票决实施15项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2.68亿元;乡镇人大票决民生实事131项,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涵盖了教育、市政、养老、生产生活、基础配套等多个方面,覆盖了城镇、乡村、社区(小区)等不同区域,兼顾了居民、村民及不同弱势群体的需求。
今年9月25日,野三关镇鱼泉河应急用水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破解了野三关集镇应急用水难题。代表从寻找水源开始,全程参与督促,推动了新建取水池1口、调节池2口、泵站2座、提水DN325管线8.1千米等工程的顺利实施。
“从现在起,再也不用为用水担心哒!”野三关集镇商户谭祖均喜笑颜开,“原来,一到枯水季节,三天两头老是停水,真是让我们伤了脑壳。”
谭祖均所说的“鱼泉河应急用水工程”,正是巴东县人大票决的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成功建成,大大改善了野三关集镇和经济开发区的用水老大难问题,老百姓由衷地称赞。
8月29日,笔者走进巴东县水布垭镇三友坪社区德沁居安置点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宁静和谐舒畅的氛围扑面而来。中心外道路宽敞平坦,两旁花草树木繁茂;中心内设置的交谈室、健身房、棋牌室、休息室、图书阅览室及室外活动场地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均让人对这个养老乐园由衷感叹。
“去年县人代会共票决5项民生实事,涉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每个民生实事项目都回应了群众关切。”巴东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巴东县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一个缩影。
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全县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和筛选由全民参与、实施项目由代表票决确定、实施过程由代表跟踪监督、完成效果由代表民主评议,各个阶段、环节均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体现人民意愿,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体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巨大成果。
近年来,巴东县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票决制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组织代表在票决前广泛征集、票决中充分审议、票决后跟踪监督,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反映在票决制工作的全过程,健全完善了民生实事“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闭环工作机制。在推动民生实事办理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始终贯彻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的工作要求,让代表票决制在阳光下运行。
巴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继建表示,目前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进阶。代表票决制没有终点,件件都是为民办实事的起点。
参与多次票决制工作的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和人事任免委员会主任黄本槐深有体会,他认为:“票决制就好比一个‘碗’,装什么,怎么装,都由人民群众决定。这个‘碗’里,是民意,装的更是民心!”
民生实事项目就在群众家门口、眼皮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巴东县人大常委会找准着力点,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有效举措,将解决实际问题转化为代表履职为民的内生动力,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涂启亮 佃国党)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