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人大力量——恩施州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
一年来,在州委坚强领导下,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担当善为,为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法治保障,贡献了人大力量。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党的领导。州委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人大工作,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州整体工作布局,确保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省委、州委推荐的干部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州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人大专题工作情况汇报,对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人代会筹备、人大立法、深化代表行动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全州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
深化理论武装。州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常委会党组会议、机关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服务中心大局。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统筹谋划、狠抓落实,确保州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州委请示报告工作14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4人次;作出决议决定6件,及时把州委决策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意愿,始终与州委决策保持同频共振。
助推高质量发展
当前,恩施州正全力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康养产业重要业态的民宿产业呈蓬勃发展态势。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民宿发展立法,对乡村民宿概念界定、开办条件、经营规范、部门管理职责等进行专题调研,从法的层面加强和完善民宿管理,促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
这是州人大常委会围绕大局所需、群众所盼、问题所在、特色所有,坚持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的缩影。
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欲立良法,必循其道。持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立法工作与州委中心工作同向发力、部门齐心协力、立法专班用心用力地立法项目工作机制,健全选题立项、调研起草、审议论证等各环节工作制度。调整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置,综合运用调研、座谈、论证、评估等方式,丰富和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确保每部法规收集意见建议500条以上,让立法过程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事必有法,法必有效。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出台《恩施州实施〈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办法》,助推全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颁布施行《恩施州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推动健康美丽恩施建设;修改《恩施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强化立法责任,完善立法制度。
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州人大常委会全年审查规范性文件12件;组织对涉基层治理、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将全州现行有效23部地方性法规、303件规范性文件全部录入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
大局之所在,人大监督重心之所在。州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强化监督。紧盯“大财政”体系建设,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计划、预算、审计、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等报告,审查批准州级财政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紧盯“大旅游”发展,开展民宿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助力城乡居民以民宿为依托实现增收;开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调研,督促州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州旅游安全、旅游团队购物市场管理等文件。紧盯“大产业”建设,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湖北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围绕茶叶、土豆产业,科技振兴种业等开展调研,以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立足“大生态”建设,专题调研州城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州城三大水源地保护措施升级、突出污染问题整改;共抓长江大保护,助推流域综合治理,会同县市人大开展联合监督,共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强化监督。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跟踪监督中小学生“趴睡”变“躺睡”试点工作,全州近2万名学生实现午休躺睡;听取和审议全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情况报告,促进医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推动政府制定28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助力全州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
聚力维护公平正义强化监督。听取和审议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对13件案件开展“回头看”,凝聚流域综合治理的司法合力;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向检察机关移送公益诉讼线索11件,推动全州检察机关延伸办理畜禽养殖污染、网络食品安全等案件92件。
代表履职为人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州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依法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职,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深化“两个联系”制度,健全代表履职机制,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全州8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近500个代表小组,规范建设代表之家92个、代表联络站478个,创新搭建“院坝夜话”“屋场说事”等履职微平台445个,实现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全覆盖。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先后“走出去”学习培训,促代表履职能力整体提升;召集在恩全国、省人大代表就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医药产业发展等开展集中视察调研;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立法、监督各类活动,代表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打造代表行动品牌。以“聚力共同缔造·开展‘五微’行动”为主题,搭建微平台、征集微心愿、办好微实事、开展微评议、助推微治理,打造独具恩施特色的代表主题活动品牌。恩施市龙凤镇围绕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开展代表活动12场,提出意见建议27条,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经验获得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巴东县以“五微五为”工作法推进代表行动,形成“微而易为、微而能为、微而作为、微而善为、微而有为”新格局;建始县长梁镇搭建“屋场说事”代表履职微平台,推动办成河堤修复等急难之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对我州“五微”代表主题行动的做法经验进行典型推介。
规范民生实事票决制。探索制定项目征集、项目审议票决、项目评估等“七个规范化”工作流程,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跟踪督办县、乡两级人大票决实施的331项民生实事项目,当年办成率90%以上。
扎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坚持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不断完善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督办、反馈、评价闭环管理机制,134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代表对建议办理满意率达100%。
持续打造“四个机关”
打铁还需自身硬。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政治机关、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工作机关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党建引领强定力。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联系群众聚合力。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推进人大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年来信来访45批次,推动解决群众信访问题43件。
整体联动提能力。全州人大工作呈现整体联动、同向发力的可喜局面:恩施市代表“到一线、督办理、评效果”,助力带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省级试点工作;利川市建成全州首个人大主题公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感可及;建始县广泛开展代表回选区访选民活动,不断增强代表为民履职的使命感、责任感;巴东县发挥代表宣传员、调研员、战斗员、监督员作用,守好长江入鄂第一站;宣恩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咸丰县代表小组走进院落,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来凤县跨省协同监督、协同执法保护酉水河,开创流域综合治理新路径;鹤峰县组织“部门进家站”接受代表评议,不断增强政府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
强化宣传添活力。以“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为契机,州人大常委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代表履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故事。一年来,在中央、省、州级媒体刊发相关报道1000多篇(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全国人大网等对我州人大专项监督助力流域综合治理、立法护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微”开展代表行动等经验做法,高频次、多视角宣传推介,为全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蒲丹 潘浩 张爱铭 肖胜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