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基层立法联系点阵地建设提档升级 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襄阳实践高地
2025年1月,集展示、办公、举行会议、开展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新阵地正式投入使用。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是2015年7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的首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2023年12月,又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
自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把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行动,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服务立法、推动普法、促进社会治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作用,努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务本务实、做实做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建立“书面+当面”“自办+他办”工作模式,丰富征集意见方式;二是完善机制建设,构建“1+N+1”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建立“联系点的联系点”;三是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工作闭环,全面、具体、原汁原味收集群众立法意见建议;四是充实工作队伍,与知名院校合作共建,定期开展立法干部培训,为国家、省市立法做出襄阳贡献。
2019年至2020年,在长江保护法草案两次征集意见过程中,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专门组织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湖泊、环保协会等部门以及志愿者等参加专题调研座谈会,开展“思想众筹”,现场收集针对性意见10余条,部分意见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吸收采纳。2021年,在办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意见征询任务过程中,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立刻发动基层联系站点,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建议,热心市民贺中一的建议:“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被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并提交,最终被反食品浪费法吸纳。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意见建议征询工作过程中,襄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及时整理上报相关意见建议15条,立法信息员姜鹏宇同志提出的“将草案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受害妇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建议被采纳。
十年来,襄阳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硕果累累。襄阳立法及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经验被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常委会法工委推介,《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湖北日报》等以及《中国人大》杂志和全国人大官网等多次宣传报道,襄阳的立法成果在国家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展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在立法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截至2024年12月,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受领近200部国家和省级法律法规征询意见任务,征集意见达8000余条,整理上报近3000条。
在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同时,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也在不断探索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和社会建设观察点的融合发展,让“站点”有机结合、一体建设,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活动共推、成果共享。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主动谋划、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阵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形成多方协作、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下一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将继续不断完善和深化,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张越星)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