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恩施州人大常委会批准《恩施州战略规划》
2月25日,恩施州九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恩施州战略规划》。
恩施州自去年4月启动州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坚持把编制工作与州委、州政府其他重点工作深度结合起来,聚焦功能定位、底线管控、发展布局等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专题讨论,形成了《恩施州战略规划》主要成果。今年1月8日,州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恩施州战略规划》,1月24日,州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恩施州战略规划》。
《恩施州战略规划》共分9章,附件一为底线管控要求、附件二为评价指标体系,另附13张底图。在目标定位方面,紧盯省委赋予的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使命,明确恩施州“两区两地一枢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硒产业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武陵山区重要枢纽)的功能定位,推动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富硒产业、历史人文等优势全面转化。在空间格局方面,落实生态屏障保护要求,构建“一核、两江、三屏、四廊”的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统一。在底线管控方面,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细化5类安全底线11类要素,形成“一张图”“一张表”,从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地质安全等方面,落实并细化了相关要求。在战略布局方面,开展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生产力布局上,落实国家、省级重大生产力的战略布局,彰显“土、硒、茶、凉、绿”优势,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富硒产业等核心产业。人口发展与城镇规模布局上,对“双集中”发展、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提出指引,明确发展任务。基础设施布局上,优化完善交通运输、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历史文化与山水城布局上,着力构建山水人文交融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格局。用地布局上,形成用地布局一张图,加强用途管制,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同时,聚焦“两山”转化,提出了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发展举措,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在负面清单方面,将省级划定的2个二级流域片区细分为10个三级流域片区,对片区形成负面清单管控指引。在指标体系方面,共设置指标51项,其中落实49项省级指标,增加2项特色指标(富硒产业综合总产值、茶叶产业综合产值),强化考核,推进规划实施落地。
恩施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预算工委《关于恩施州战略规划(草案)的初步审议意见》、州发改委关于《恩施州战略规划(草案)》编制情况的说明。州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时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编制实施《恩施州战略规划》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上来,增强实施州战略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认真学习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全面落实州战略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全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为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恩施贡献。二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重点任务。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州战略规划实施中重大问题、重大项目的协调,督促州直各部门制定州战略规划年度实施计划、谋划重点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共同推动规划重点任务落实。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切实担负起州战略规划实施的主体责任,健全机制,细化措施,推动州战略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要强化法治保障,依法加强监督。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州战略规划实施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维护州战略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依法保障州战略规划的实施。(唐琛 肖胜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