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坚持守正创新 注重“三力”协同——枣阳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3-06 15:01   [收藏] [打印] [关闭]

枣阳市人大社会委紧扣时代脉搏,注重“三力”协同,着力自身建设增强与时俱进能力、站稳人民立场强化民生监督扎实有力、坚持守正创新服务中心高效用力,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

着力自身建设,增强与时俱进能力

注重社会委自身建设和组成人员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工作目标,认真思考谋划人大社会建设领域创新工作。2024年初,召开社会委第三次工作联系会,组织社会委组成人员及对口联系的11个市直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学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强化个人学习,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购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读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纪实、深入理解守正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做好学习笔记;购买《问道》《群书治要》等书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实际,学用贯通,以学促干,推进工作,进一步强化做好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素质能力。

站稳人民立场,民生监督扎实有力

跟踪督办促落实。跟踪督办上年全市殡葬改革和稳就业两项工作落实成效,2024年3月,提请市九届人大第十七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殡葬改革和稳就业工作人大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推进殡葬综合改革,加大公益性公墓建设,枣阳成为湖北全省殡葬改革试点县市,力争2025年底,乡镇中心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全市更有力度的就业创业,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2万人,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年度新增就业1万人目标的192%,助力社会建设领域工作更好惠及民生。

民生监督更高效。坚持民生为要,高质量开展重点领域人大监督是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枣阳先后围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工作开展人大社会监督专题调研,共发现问题7个,提出对策建议6条,把人大监督做实。枣阳是兵员大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事关全市发展稳定,2024年9月上旬,专门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耀军带队深入枣阳革命纪念馆、南城退役军人服务站、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现场,实地了解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创业、服务管理等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市《退役军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和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落实情况,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研究,形成反馈意见,以人大常委会文件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落实,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目前,全市退役军人安置率100%,安置人数位居全省、襄阳市前列。其中,有351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干部,占村干部比例达62.9%。

执法检查用真功。认真开展《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法检查,2024年5月7日至9日,成立由常委会委员、部分三级人大代表、人大社会委全体成员参加的2个执法检查组,分别由常委会两位副主任任组长,深入各地开展执法检查,了解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形成专门的执法检查情况报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的短板弱项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梳理三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列出枣阳市《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法检查问题清单,提出共性、个性问题3个,并立足实际提出整改措施2条,助力全市创文工作提档升级。

坚持守正创新,服务中心高效用力

务实开展社会建设观察点示范建设。创建人大社会建设观察点是全市人大今年的创新重点工作,组织社会委成员和相关镇(办)人大主席(主任)先后到南京市秦淮区莲子营社区、白鹭新村及区文化项目融入观察点建设实地学习,到襄阳市樊城区学习高庄社区、工会驿站等人大社会建设观察点工作经验。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文件转发《襄阳市人大社会建设观察点工作运行办法(试行)的通知》,推进工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观察点建设工作,2024年初,主任会议听取汇报、专门研究,本着立足实际、试点先行、便捷高效的原则,围绕基层社会治理,选择国际商城小区、杨垱镇桃园村开展示范建设,探索小区矛盾化解以及探索地方共治、村民自治、群众互帮、辐射周边、覆盖全市、引领社会的基层治理新模式。2024年11月,国际商城小区社会观察点示范建设建成运行,2024年就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进小区、2024年背街小巷改造情况视察等两次活动,多名襄阳市、枣阳市“两级”人大代表与相关市直部门、部分社区以及小区居民群众面对面。

加强人大代表联系沟通。认真开展代表建议督办,先后3次开展督办工作,涉社会委对口督办的7个单位14件代表建议2024年8月底全部高效办结,主要涉及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基层消防应急救援等7个方面,回复率、办结率、代表满意率均100%。加强与结对联系的人大代表、邀请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间的交流联系,社会委组织的每一项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人大社会建设监督活动,都邀请不少于2名基层人大代表参加,既倾听代表意见,又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积极参加“四级代表集中活动周”活动,围绕“共同缔造乡村振兴”,社会委主任委员林万平深入吴店镇七里片区实地调研了解土地开发整理、小田并大田项目推进情况,现场对该镇提出2条建议:一是加强土地整理质量监督,把好事办好,造福百姓;二是高度重视抓好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出现工程建设破坏森林、林地等问题。

高质量完成人大中心工作。2024年是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2024年4月,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向全国人大《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专辑采写上报了《基层治理“红管家”管出乡村新气象——探索多元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和谐发展的枣阳实践》《乡贤“巧”助力乡村添“枫”景——湖北省枣阳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创新助力基层治理提质》2个典型材料及图片,展示枣阳形象。向上级人大搜集整理上报关于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湖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建议。先后配合襄阳市人大完成居家和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专题调研,开展《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等工作任务,共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6个,提出对策建议6条,对《条例》修订提出意见建议2条,为上级人大决策提供参考。为展示枣阳形象、讲好人大故事,加强人大社会建设领域宣传,采写的《枣阳“三个坚持”同频奏和谐——探索新时代基层人大社会建设工作路径》《湖北枣阳稳就业惠民生“家门口”就业热》等经验文章和新闻先后在人民网、中新社、湖北人大网等媒体刊发,为枣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人大贡献。(林万平)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