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探索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03 09:46   [收藏] [打印] [关闭]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立足职能定位,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度融入制度建设、平台搭建与监督实践,推动民主贯穿决策、管理、监督全链条,构建起基层民主实践的创新范式。

一、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民主实践根基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以制度创新保障民主落实落细。在编制2025年度财政预算时,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设”列为重点项目,专项设立资金支持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升级,并推动7个特色代表专业小组与主导产业深度联动。研究制定《代表联络站与专业小组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代表小组活动“计划报备—审批备案—组织实施—成效评估—总结归档”五步工作流程,规范代表履职行为,形成“年初有规划、活动有记录、过程有督导、成效有考评”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民主实践可量化、可追溯。

二、创新平台融合机制,畅通民主参与渠道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探索“站组融合”工作模式,整合基层治理资源赋能民主实践。浪河镇茶产业代表小组依托2万亩高标准茶园基地,在青莫村代表联络站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培育龙头企业的建议,推动政府出台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丹赵路街道创新“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检察联络站”联动机制,针对校园周边“毒玩具”问题,联合检察机关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推动42家商户完成整改、划定禁售区域78处,实现民意收集与问题解决的“无缝衔接”。

三、强化监督问效机制,推动民主成果转化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以精准监督推动民主决策落地见效。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中,对6个试点镇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监督,组织代表开展暗访检查、二次审议和成效测评,确保项目建设质效。同时建立“三个优先”工作制度:对涉及民生领域的规范性文件优先审查、预算调整方案优先审议、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民生项目,推动民主实践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通过制度保障、平台创新与监督深化的有机结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王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