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人大秉持“四字经”理念,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07 15:49   [收藏] [打印] [关闭]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持续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黄集镇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各村(社区),积极开展接待选民活动,秉持“通、研、解、访”矛盾纠纷调解“四字经”理念,将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助推全镇信访维稳工作的扎实开展。

“查”字探源。以七个片区为基石,贯彻实施“四个一”工作法,实现矛盾隐患的动态清零。依托全镇8个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及1个中心联络站构建“大网”,将97名三级人大代表细化至“小格”,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工作。全面推行一周一排查、一周一会商、一周一研判、一周一督办的“四个一”工作法,实时掌握堰塘土地边界、邻里关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最新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动态,确保对潜在问题了如指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排查体系。

“研”字会诊。深入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症结所在,精准把握解决问题的“脉络”。针对排查出的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黄集镇人大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组织的“会诊”活动,共同探讨最佳解决方案,力求将矛盾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化保障群众利益。今年以来,全镇已累计召开16次疑难复杂案件专题研判会,共收集到17个问题,深入现场解决9个。

“解”字破题。调解复杂疑难案件,秉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原则,在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维稳案件调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在当地“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对于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迅速督促落实;对于无法现场解决的问题,则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调解过程中注重因人而异、因事而别。针对因老人腿脚不便等特殊原因导致矛盾双方当事人无法到场的情况,安排调解团上门进行调解;针对矛盾双方难以统一时间当面调解的情况,灵活调整策略,采取错时调解;针对个别当事人不愿面对面沟通的情况,采取分户谈心交流的方式,有效打消其思想顾虑。

“访”字跟进。为确保矛盾纠纷不再反弹,黄集镇确立了“事心双解、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成果巩固的长效机制。在纠纷成功调处后,镇人大组织综治专干、包村干部、片区民警以及片区人大代表等人员,组成专门的回访小组。采用“面对面座谈”与“电话随访”双线并行的模式,对当事人及周边群众进行全面回访,实时掌握协议履行情况及群众反馈。一旦发现纠纷有反复迹象,工作专班将立即跟进,持续开展工作,直至当事人诉求彻底解决,心结完全消除。(柳震 严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