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应城市: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实施 助力写好民生答卷
“没想到我的建议这么快就落实了。”近日,在应城人大常委会组织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代表小组活动视察时,人大代表邱君激动地说。在2024年12月应城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提出的“关于老白线郎君知府至长江苏台段升级改造的建议”被纳入应城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经过6个月的施工,通过拓宽路基、路面沥青刷黑等举措,显著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质量与路域环境,让郎君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代表视察郎君镇老白线升级改造工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践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初心,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持续关注民生改善,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的支持和监督作用,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集民意,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贴民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精准把脉群众“需求度”、提升为民服务“温情度”,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启动之初,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谋划,“开门”征集并召开专题研讨,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引导代表提出议案建议,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及时建言献策。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对代表提出的“急难愁盼”民生建议,常委会进行重点研判和前端考察,将“好”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助力市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符合群众期盼。
2024年,应城市政府对84件代表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围绕医疗卫生、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乡村建设等一系列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立项实施8个民生实事项目。如,对116个老旧小区进行高标准改造,安装既有住宅电梯75部;建设停车场10个,新增停车泊位1060个,新建318个充电桩;改造延伸农村公路70多公里等。
代表视察月圆五村既有住宅电梯安装项目
强监督,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暖民心”
民生实事项目能否按时、高质量完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助推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实施,应城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以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监督问效机制。年初,将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列入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年中,在专题调研、实地视察、执法检查等各类活动中,对项目建设进展、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确保发现问题得到全面整改落实。
今年以来,按照省人大开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和孝感市“聚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要求,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将“聚力转型升级”确定为代表行动主题,根据人大代表的职业、选区等情况以及与项目的关联程度组建工业经济、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与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等4个专业代表小组,组织引导广大代表充分发挥“人民代言人”角色作用,全程跟踪监督项目建设进度。2025年1—6月,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共组织开展14次监督活动,覆盖10项民生实事项目,提出5条整改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验成果,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赢民心”
民生实事干得怎样,要以人民群众为标尺。办得好不好、实不实,要交给群众来评判。
“以前水压不稳,又有渣子,现在换了新设备,水清亮,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应城市文峰家园小区居民刘中清欣喜地说。
文峰家园小区供水系统已运行整整十年,老化的加压设备不仅导致高层住户在用水高峰遭遇“水荒”,而且存在水质二次污染隐患。随着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工程顺利竣工,这一民生项目惠及小区百余户居民,打通了供水“最后一公里”。2025年应城市还将推进剩余29处居民住宅,5家事业单位及8处区域加压泵站的改造任务,预计受益家庭超2万户。
代表视察文峰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工程
今年年底,应城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闭环”。对于未按时完成的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明确下步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刚性”。
民生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代表的一条条“小建议”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大实事”,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实景”,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