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打造百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29 14:42   [收藏] [打印] [关闭]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乡村振兴联系点——保康县歇马镇百峰村倾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24年底,百峰村民村内就业率达80%,脱贫户100%稳定增收,近3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分别达50%、66.7%、52.9%,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保持在约10%,户均存款由约3万元/户跃至约6万元/户,户均机动车辆由0.3辆/户增至0.8辆/户,大学生录取16人,且无上访、无刑事案件。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最广泛人民权益

保康县地处荆山深处、沮水源头,是国家级重点(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百峰村位于保康西南隅,平均海拔900米,森林覆盖率超70%;辖7个村民小组,共395户1200人,其中党员38人。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自2021年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以后,百峰村在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指导、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初步形成“四会”治村实践:党员大会审事、负责动议,保证大事必审、要事必议,审议事项可由党支部(党小组)、驻村人大代表或3名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召开党员大会讨论,赞成票过半便可交村民议事会。依托百峰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村民议事会定事、负责表决,保证充分商议、议而能决。村民委员会办事、负责执行,保证决而能行、行之有效。村务监督委员会督事、负责监督,保证村务公开、公平公正。

“四会”治村实践有力推动村务治理从动议、协商、决策到执行、管理、监督全链条尊重村民意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覆盖贯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得到全方位保障,引领百峰村实现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变生态财富为经济财富、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百峰村牢牢把握“党是领导一切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选举村支书兼任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雄观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翠峰度假旅游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直接选举村支部委员兼任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副职,确保村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架构“三位一体”,使党领导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的机制更加顺畅、更被认同。

此外,民主选举市、县、镇人大代表,依托百峰人大代表联络站实行村民议事会制度,积极配合驻保康市人大代表第二代表小组及歇马镇第十五、十六代表小组,开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五级人大代表集中活动周”,打响“代表面对面”品牌,充分发挥驻村市、县、镇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执行、桥梁纽带、模范带头等作用,最广泛地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等得到全面落实。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最真实人民意志

百峰村属喀斯特地貌,历来“降水不存水、冬夏靠运水”。近年频繁出现跨年长早,使上千村民不得不从外面买水拉水饮用、做饭。如何保障全年正常用水成为全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事难事。为此,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现场调研,与村民面对面商议,指导驻村的市、县、镇3位人大代表就此向村党支部提出意见建议并经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议事会投票形成决议,全村自愿集资、投工、出地新建容量达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同时请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协调争取农业、水利等部门予以帮扶支持。如今,蓄上清水的大池子配套日处理量100立方米的净水厂,有效解决了上千村民旱季买水拉水的困扰。

由于山高谷深,“行路难”成了部分村民、游客新的“吐槽点”。为此,市、县、镇人大(主席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现场办公,指导驻村人大代表、部分村民联名提议,并经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议事会投票形成决议,即全村自愿集资硬化改造泥巴路,修路所涉及的土地,村民无偿让田(菜园、宅基地)于路,同时积极争取交通部门予以帮扶支持。目前,百峰村域已新建硬化了关口垭6公里土路,仅剩的2.5公里土路改造也纳入今明两年农村公路连通及延伸工程建设计划。

为了适当关照困难群众,由驻村人大代表、部分村民提议并经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议事会投票形成决议,村委会每年预留部分集体收入用于提供保洁清运、护林护路、管水管堰等公益性岗位30个,专供困难户选择,每个公益岗的年收入不低于0.6万元。如今,有能力、有意愿的困难户都能上岗,村里堰清了、路净了、灯亮了,垃圾消失了……

坚持实践导向,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如何将百峰村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百峰村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抓住农闲时光、年节时机把村民召集起来开会议事。在村支部的组织、主持下,经过充分民主协商、正确集中形成共识,引导各家各户根据田地、劳力等情况自愿加入“能人(党员、干部)+农户”共同体,全村集中资源、调配力量优先主攻茶叶、烟叶、蔬菜、山货等特色富民产业:村支书带领40户农民成立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烟叶400亩,产值达5000-8000元/亩;组织委员发挥中药材经营销售方面的技术、经验、渠道优势,带领培训数十户村民种植中药材250亩;治调主任带领村民购置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成立茶叶加工合作社,引领全村650亩茶园产量稳步增长、品质不断提升,带动百峰村、白竹村、王龙沟村 260名村民就近务工,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年;支持4位致富能人带领120户村民成立4家辣椒专业合作社、种植1200亩辣椒,年产量达到240万斤,产值约6000元/亩,带动近400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务工;鼓励其他大户带领村民种植蔬菜800亩、核桃500亩、食用菌20万袋、养殖山羊1500只……

如何在先天缺水、缺地、缺资金、缺人才的荆山深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了破解生态功能区发展不充分这个共同性难题,在市人大常委会及保康县、歇马镇的指导、支持下,百峰村牵头邻近村、周边村解放思想、集思广益,经过平等协商凝聚共识、友好讨论增进团结,最终各村一致同意围绕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香炉山核心景观,探索以“土地+资金”双入股、每年分红的方式联结利益,抱团委托专业团队发展文旅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依托香炉山优美的自然风景,周边23个村共同投资800万元联合建设金融酒店、15栋木屋、丁家垭子蓄水池,并以此为资产成立雄观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依托香炉山茶园宜人的生态胜境,周边15个村出地、联合投资1100万元建设12栋特色民宿,并以此为资产成立翠峰度假旅游有限公司;百峰村又将茶园、民宿、酒店整体打包,招引江苏宜兴的私营企业家投资1300万元建成紫砂博览园,并将雄观公司、翠峰公司整体委托紫砂博览园项目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每年各村按入股比例获得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益。

如今,独特的高山风光、生态茶园、特色餐饮带动百峰片区成为远近知名的网红打卡点,每年慕名而来的外地客人络绎不绝,仅在百峰就有村民自发经营的农家乐15家,2024年百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45万元。(襄阳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