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民生实事谁定夺?代表票决说了算!——竹山县积极探索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
近年来,竹山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选取部分乡镇作为试点,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通过“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的创新机制,实现民生实事从“政府定实事”向“群众定实事”的实质性转变,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竹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政府拍板”到“群众点单”,票决制让民生更接地气
过去,民生项目多由政府部门主导,群众参与度有限。城关镇打破传统模式,通过“群众提、代表议、人大决、政府办、社会评”的闭环机制,让民生实事真正来源于群众需求。2023年以来,城关镇人大通过走访村(社区)、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累计征集民生项目建议50余条,经筛选后形成候选项目清单,最终由人大代表差额票决确定实施项目。今年票决通过的窑沟村码头露地蔬菜基地配套、小水果产业建设等民生项目,均是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提炼出的“泥土味”工程,惠及2万余名群众。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票决制激发民主活力
“以前的民生项目是政府说了算,现在由我们代表投票决定,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城关镇虎山村人大代表刘震的感慨道出了票决制的核心价值。通过无记名差额票决,群众意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决策结果,既增强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感,也提升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度。自推行票决制以来,城关镇已有17个民生项目落地,涵盖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城市提质等领域,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超过95%,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注脚。
从“纸上蓝图”到“幸福实景”,票决制确保实效落地
票决不是终点,而是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的起点。城关镇人大主席田友超介绍:“我们对票决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定期公开进展,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通过建立项目跟踪督办机制,城关镇形成了“征集—票决—实施—监督—评价”的全链条闭环,让民生工程从“纸上承诺”变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茶园水肥一体化喷淋工程、工业茶示范车间配套等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群众实际需求,更彰显了票决制的制度优势。
这些创新实践,是竹山县人大常委会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诠释。如今在竹山,“群众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精准对接,“为民做主”加速迈向“由民做主”。县人大将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推动更多民生实事从“纸面”落到“地面”,切实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贡献更多“竹山智慧”。(范委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