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深化学习提高履职水平 强化责任推动襄阳发展——2025年襄阳市人大代表学习贯彻《代表法》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综述
2025年6月4日至6日,襄阳市人大代表学习贯彻《代表法》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襄阳举办。这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时代人大工作,全面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市人大常委会部分主任会议成员、党组成员,部分常委会委员,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以及来自西藏琼结县和新疆精河县的部分人大代表共90余人参加培训。
一、精心组织,确保培训有序推进
本次培训是《代表法》新修正后的首次集中学习,参训人员多、层次高、覆盖面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把本次代表培训班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吕义斌同志亲自审定培训班方案,多次过问培训班筹备情况。为确保培训工作高质量开展,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工委、联络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召开培训筹备会议,对培训任务进行细致分解,结合实际需求精心规划课程体系,积极对接省、市有关领导,行业领域资深专家学者担任授课讲师,并统筹安排好食宿、场地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培训期间,各环节组织工作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凭借周密的安排与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全体学员对学习安排和生活保障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吕义斌主持开班式并讲话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全面兴起学习宣传《代表法》热潮。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贯彻落实《代表法》各项规定,依法全面加强代表工作,着力提升做好代表工作的各项能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依法履职尽责,模范带头遵守《代表法》,做《代表法》的坚定执行者,忠实实践者,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为人民行好权、履好职、尽好责。
二、内容丰富,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三天五场专题讲座,既有理论水平高的高校教授专题辅导,又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省、市有关领导深度讲解,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学习与交流相得益彰,可谓“干货满满”,真正达到了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开拓视野的目的。
在理论学习阶段,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胡金国以《深入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扎实推进代表依法履职》为题,对新修改的《代表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权威解读,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全面贯彻实施代表法、认真做好代表工作提出了要求,作了重要指导,让培训人员深受启发,收获很大。武汉大学法学院彭超教授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题,引导代表们深刻领悟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将法治思维贯穿到履职的全过程。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荆楚文化协会主席曾玉平以《你不能不了解的荆楚文化》为题,从荆楚文化的含义和历史地位、荆楚文化的核心内容、襄阳对荆楚文化的主要贡献三个方面为我们作了精彩解读,让代表们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市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李勇涛以《明晰形势定位 把握重点任务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襄阳篇章》为题,帮助代表们全面了解襄阳发展所处的形势、方位,襄阳发展的机遇挑战和重点任务。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魏巍教授以《数据与AI驱动的管理变革与创新》为题,为代表们在未来履职中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培训期间,大家聚精会神听讲,联系实际思考,积极参与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致认为,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紧凑、设置合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规格高、信息量大、指导性强,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加油、充电、赋能。学员王天伟表示,作为一名来自法院系统的基层人大代表,通过这次培训,更加明晰了今后的履职方向和重点,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办案质量和水平,为平安襄阳、法治襄阳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现场教学,践行履职为民担当
为了让学员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训班精心安排了现场教学环节,组织学员们深入美丽乡村、代表联络站和重点企业,亲身感受襄阳在乡村振兴、基层民主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果与挑战。
来到保康县黄堡镇大坪村、水田坪村,学员们看到了农村环境的巨大变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与村民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代表们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乡村发展建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在保康县黄堡镇代表联络站,学员们详细了解了联络站通过“五联”工作机制在收集民意、解决群众诉求方面的成效,为今后更好地利用联络站这一平台联系群众提供了借鉴。
在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轮毂制造项目现场,学员们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规划,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等问题积极出谋划策。
走进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型万头奶牛生态牧场,学员们实地参观智能化养殖设备,深入了解生态牧场循环模式,切身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魅力。
现场教学期间,学员们认真听、仔细问、虚心学、专心记。有的学员表示,要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回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有的学员表示,将积极向党委汇报培训成果,争取更多支持,立足岗位探索代表联络站的新模式,力求在密切联系群众上取得新突破。
四、促进交流,共绘三地发展蓝图
本次培训首次邀请了西藏琼结、新疆精河人大代表参加,搭建起了跨区域交流合作的平台。长期以来,襄阳与琼结、精河在对口援藏、援疆工作中紧密协作,在产业、人才、文化等多领域交流频繁,建立了深厚情谊。早在今年3月,精河县与樊城区在樊城区牛首镇成立了“精河樊城人大代表履职交流联络站”。本次培训,又进一步深化了与琼结、精河的交流合作,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大代表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享各自在履职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交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与亮点,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与各地代表的联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地方发展。琼结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琳表示,将把此次培训的“干货”转化为履职“硬招”,带回西藏后积极对接本地实际,将襄阳先进经验融入调研走访、议案建议撰写中,让两地人大交流开花结果。“专家授课和实地观摩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深化了人大代表履职,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促进了两地的工作,促进了我们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精河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卢伟说。
培训虽已结束,学习永无休止。学员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此次培训的内涵,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各自工作中,尽职尽责,体察民情,聚焦经济发展、回应民生关切,为奋力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李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