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变“坐等来访”为“主动下访”——兴山县高桥乡“民意直通车”开进村组解民忧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14 16:29   [收藏] [打印] [关闭]

8月5日,是兴山县高桥乡“5号见”活动代表接访日。与以往在接访点等待群众不同,今日变“坐等接访”为“主动下访”——“民意直通车”满载关切,开进村组解民忧。

连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精心安排下,全乡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纷纷沉入一线,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召开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将服务窗口前移,零距离倾听民声、化解民忧,直击群众“急难愁盼”。

“林主席,我家的水供应不足,老是断断续续的,太闹心了!”“想回村搞产业,没门路、不懂政策,愁啊!”在洛坪村一组桂花片区,乡人大主席林自斌正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没有主席台的距离,没有材料的隔阂,就在这熟悉的院坝里,村民畅所欲言,他仔细聆听,认真记录,与群众共同探讨,解决诉求,还用大白话讲解防溺水、环境保护、养老、产业发展等知识和政策,村民老张感慨:“这么讲,咱都听得懂、记得住!”

这样与群众“零距离”的场景,在高桥乡的9个村落同时上演,他们钻进灶房拧开水龙头看看水清不清,蹲在田埂边捏把土查看墒情厚不厚,拉着大爷的手问问娃儿在外好不好,用真情换来乡亲们一句句热乎乎的真心话。

这趟“民意直通车”,绝非听听就走的“观光车”,而是带着“工具箱”来办实事的“工程车”!洛坪村村民桓大哥反映集中供水入户难,急需另接水管,说罢,在场的干部便给出了方案——村里出水管,自己投工,桓大哥连连点头,脸上愁云尽散。在双堰村,面对刘家坪一条到田里的道路有损毁,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村委会立即到现场查勘情况并给出具体措施,很快这条“揪心路”就完成了修复。李子种植户王姐说起丰收的李子销路不畅,面露难色,在场的代表和干部二话不说,既是消费者也是推销员——不仅当场认购了一批,更积极牵线搭桥,很快帮王姐卖掉了260余斤李子,实实在在为她解了燃眉之急,取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统计,近日来,全乡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共走访农户540余户,召开屋场院子会12场,现场协调解决诸如邻里纠纷、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等“眼前事”50余件,收集到涉及道路、水利、环境、产业等“心头盼”的意见建议27条,其中像桓大哥的“饮水供应”、刘家坪的“道路修复”等难题,都已明确了责任,踏上了跟踪督办的“快车道”。

“这趟车开得好!”许多村民由衷赞叹。它开掉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感”,开出了解决问题的“加速度”,更开上了一条干部和群众心贴心的“连心路”。高桥乡党委书记、县人大代表李明锋表示,“民意直通车”绝不是“一阵风”,未来将形成常态,让干部和代表们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田间地头、屋场院坝,让“下访”成为联系群众的“直通车”,碾出一条为群众办实事的坚实车辙!(彭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