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红石榴飘香——记十堰市张湾区蓝湖郡社区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实践创新
在十堰市张湾区蓝湖郡社区人大代表之家,有一方小小的角落,满蕴着温暖与希望 ——“省人大代表艾尔肯・吐尔逊接待室”。如同一座坚实的连心桥,它紧密连接着省人大代表艾尔肯・吐尔逊与社区百姓,在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民族团结、纠纷调解等诸多领域绽放着绚丽光彩,生动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
“名字是信任,更是责任。” 艾尔肯・吐尔逊的话语深刻诠释了接待室的创办初心。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他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需要用心浇灌、用爱培育。为此,艾尔肯・吐尔逊携手辖区12名市、区人大代表,创新推出“五微”服务模式:建“微阵地”聚民心,行“微走访”察民情,搭“微平台”汇民智,做“微民生”解民忧,织“微网格”护民安。
不大的接待室,氤氲着关怀与温暖。政策宣传栏前,居民们驻足细读,及时了解养老托幼的最新政策;法律咨询室内,资深律师耐心地答疑说理,为居民解决法律难题;心理咨询师轻声抚慰着焦虑的母亲,给予心灵的抚慰。这个不到 10 平方米的地方,被居民亲切地称为 “社区会客厅”,成为蓝湖郡居民信赖流连的温馨家园。
“对人大代表来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艾尔肯・吐尔逊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辖区烧烤店老板居麦尼亚孜・乌吉因孙女头部长包,苦于语言不通、不熟悉就医专家号流程而焦虑万分。艾尔肯得知后,与妻子一同来到医院,一边安慰居麦尼亚孜一家人,一边忙前忙后帮助找医生、办理手续,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婴儿恢复健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在学校宣讲政策法规,为辖区年轻人对接技能培训,组织张湾志愿者守水护水并清理河道垃圾…… 每一个行动都如春风化雨,镌刻着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拳拳初心。
“五个聊”机制是接待室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法宝 —— 约聊、畅聊、问聊、网聊、访聊,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让民意表达更加便捷、高效,实现了干什么群众提议、怎么干群众商量、干的好不好群众评议。每月 15 日的“居民议事会”上,群众、社区干部、人大代表们围坐一堂,畅所欲言,从垃圾分类到停车难等问题,大家踊跃参与讨论,争相 “抢话筒”,充分展现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热心。
今年,社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方案公示后,几位大妈提出:“能不能楼顶漏水严重的先改造?”艾尔肯与其他代表商议后,联系了社区物业、施工方、居民代表组成临时勘察小组,实地走访漏水严重的楼栋,判定是否为“优先改造等级”,同时开通“改造意见专线”,确保居民诉求无障碍时时传递、及时回应。“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深入人心。
翻开接待室的工作日志,一组数据力透纸背:全年开展政策宣讲23场,化解矛盾纠纷5起,开展代表小组活动9次,组织志愿服务62次,……数字背后,是省市区三级代表们奔走的足迹。清晨,他们与志愿者巡河护水;午后,在工地协调噪音扰民问题;深夜,还在微信群回复居民咨询。“代表二字,重若千钧。人大代表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群众感到幸福!”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艾尔肯对代表职责的深刻理解和矢志坚守。
夕阳西下,夜色中,代表之家的灯光依然明亮。艾尔肯・吐尔逊伏案整理今日的民情记录,窗外的石榴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在蓝湖郡社区,遍植着石榴树,到了10月,石榴花就长成了压弯枝头的石榴果,红彤彤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如同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同胞那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血脉相融。(张磊 张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