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宜昌市点军区:问出“心声 ”答出“担当”
——点军区人大常委会“三问”优化营商环境 专题询问持续发力
一言一语问出民意心声,一问一答答出责任担当。近日,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询问会议,这是点军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聚焦这一主题采用“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监督方式开展监督,以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精准选题,“问出”企业急难愁盼
点军区人大常委会把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工作大局的问题、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为专题询问议题的选择标准,提前谋划、及早安排,把时限性强、急需解决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作为专题询问的议题内容,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专题询问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应询对象等事项,充分发挥区人大财经委委员、各行业人大代表作用,组建调研小组,综合用好走访座谈、实地暗访、问卷调查、线索征集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找准存在问题。
园区要素保障仍有短板、涉农企业融资受阻、用地规划审批下不来、接线道路迟迟接不上……31个具体问题被系统梳理,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先后5次召开主任会议就各个阶段调研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三大类共性矛盾: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涉企服务效能不足、要素保障不够充分的问题被精准锁定,共形成询问问题9个,涉及询问单位10个。询问会前,召开推进会,划定问题范围大纲,适度有效沟通,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准备工作。
“从“账款迟迟未结”到“企业融资政策落地”,从“跨窗办”到“只跑一次”效能提升,每个问题都直指全区营商环境的症结痛点,我们就是要把企业的‘急难愁盼’变成人大监督的‘主攻方向’。”点军区人大财经委负责人表示。
刀刃向内,“答出”部门担当作为
询问会上,以暗访视频开门见山,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直奔主题、突出重点,采取一对一问答形式进行,问出市场主体期盼,询到关键要害。
“自2022年以来,我区积极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但近几年,我区每年改革事项申报数量偏少,甚至还有5家单位近两年来一项改革事项都未申报,请问区发改局将采取哪些督办措施调动部门积极性,指导谋划更多改革举措,更好、更优、更高效服务市场主体发展?”12名区人大代表结合会前调研和企业反映的情况,先后围绕园区水压低、企业融资难、农文旅项目闲置、账款拖欠等方面企业关心关注的9个直击部门痛点的问题接连抛出。
10名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应询,应询人态度端正、照单全收,说进展、剖不足、定计划,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承诺。针对应询情况,进行现场满意度测评,按照满意度高低予以排名公示。
“这场询问会让我们看到人大监督有多较真碰硬,更感受到政府刀刃向内的决心担当,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长青的感慨,道出了企业的共同心声。
闭环跟踪,“问题清单”变“满意清单”
“让专题询问的“问”不止于“答”,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闭环跟踪问效,集中推动解决一些重点问题才是目的所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会上强调。
抓好问题交办、跟踪督办、公示公开,对整改落实情况闭环问效,扎实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询问会当天,区人大财经委梳理按照“审议、交办、督办、再审议”的有效闭环机制,形成“问题—责任—时限”三张清单,经主任会议审定后正式交办区政府在规定时间内研究处理,通过“回头看”、代表视察等方式持续问效,督促政府在3个月内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区政府将同步建立整改台账,立行立改短期能解决的,需要长期推进的,我们会明确阶段性目标,定期调度整改进度。我们将把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意见作为‘任务书’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在表态中传递出整改决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事关点军形象、事关点军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以法治为基、以问题为靶、以实干为本,对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不间断跟踪问效,坚持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切实推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久久为功,人大监督的“闭环效应”才能真正凸显。(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