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人大重温回信践使命 守水护水显担当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03 10:56   [收藏] [打印] [关闭]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重要回信一周年,为深切感悟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筑牢水质安全屏障,刘洞镇人大紧抓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全镇50余名人大代表、保洁员、护林员、志愿者,开展了以“守水护水 清洁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守水护水、美化环境的新热潮。

一、以信为媒齐动员,凝聚思想共识

一年前,总书记的回信字字千钧,饱含着对库区群众和环保志愿者的亲切关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更为我们守护好水源地指明了前进方向。值此周年之际,刘洞镇人大将重温回信精神作为活动发起的“第一课”,组织辖区内5个代表小组开展专题学习,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认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政治责任和深远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代表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再统一、再深化、再提升,守护家园清水的内在自觉被充分激发。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当好回信精神的宣传员和践行者,不仅自身要学深悟透,更要带动身边群众一同参与。利用代表联络站、场院会、田间地头走访等多种形式,向选民和群众宣讲回信精神和护水政策200余次,讲清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有效凝聚起“保护水源、人人有责”的共识,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以水为媒护家园,筑牢生态屏障

水是生命之源。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水”这一核心要素展开。代表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化身“护水先锋”。他们手持铁钳、垃圾袋等工具,沿着辖区内主要河道、沟渠、水库沿岸进行“拉网式”清理,仔细捡拾塑料袋、瓶罐、废弃农膜等各类漂浮物和沿岸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同时,代表们还对河道水质情况进行实地巡查,排查沿河是否存在非法排污口、畜禽养殖污染、涉水违建等环境隐患,并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对于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协调处理;对于需要上级或相关部门协同处置的,及时通过代表建议等形式上报,推动问题解决。代表们以实际行动减少面源污染,努力维护河湖库塘的水环境质量,为确保清水长流、永续利用贡献力量。

三、以家为媒美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守护水源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宜居的家园。代表们深刻理解“水”与“家”的紧密联系,将护水行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机结合。在清理完河道垃圾后,代表们又将志愿服务范围延伸至村庄内部。积极发动并带领村民群众,集中清理房前屋后、村内巷道、主公路沿线的乱堆乱放、杂草杂物,清扫垃圾,疏通沟渠。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等问题,代表们现场进行宣传指导,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和污染风险。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更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护水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从“要我保护”转变为“我要保护”,主动参与到建设和维护美丽家园的行动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以干为媒显担当,践行代表使命

“民之所望,履职所向”。这次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代表履职能力和责任担当的一次生动检验和集中展示。活动中,代表们不摆样子、不走过场,扑下身子,率先垂范。他们顶着烈日,不畏脏累,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毫无怨言,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甘于奉献的良好风貌。这不仅是一次环保行动,更是一堂深刻的履职实践课。通过亲身参与,代表们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到了更多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民声民意,为更好地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既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又提升了人大代表的形象和威信,充分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总书记的回信是嘱托,是激励,更是持续的鞭策。刘洞镇人大将以此次周年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守水护水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履职内容坚持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守护好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绿水青山,为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人大贡献。(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