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荆门:局长进站“面对面” 履职为民“心连心”
近日,掇刀区白庙街道长源热电人大代表联络站内气氛热烈。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俊峰、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买绘宇与人大代表围坐一堂,倾听基层声音。
“东宝山与葡萄园接壤处地质灾害点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建议将项目周边道路转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代表们提出的14条建议被两位局长一一记录在案。更让人惊喜的是,座谈会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地质灾害点现场勘查,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这样高效务实的场景,如今在荆门市各个代表联络站已成为常态。从城乡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民生小事到发展大计,一场场“零距离”对话在全市1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持续展开,33名市直部门“一把手”带头走进基层,回应群众关切,破解治理难题。
创新机制,搭建民意沟通“连心桥”
今年4月,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2025年“局长(主任)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安排》,一项覆盖全市、贯通上下的人大工作创新举措正式启动。
这项活动以全市15个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阵地,组织33名市直部门“一把手”下沉一线,构建起政府部门负责人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部门回应关切的立体化履职平台。
“组织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向代表和群众汇报工作,不仅有利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还有助于强化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改进作风。”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创新实施“三全”工作机制:全域覆盖,15个联络站辐射7个县(市、区),形成网格化履职体系;全链条管理,建立“现场回应—限时办理—跟踪督办”闭环机制;全领域联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8个专(工)委协同对接,实现政策制定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
一时间,从经济数据到社会保障,从环境治理到城市更新,各专业领域负责人悉数走进代表联络站,聚焦发展堵点、民生痛点,开展面对面交流。
“过去总觉得部门‘一把手’离我们老百姓很远,今天能一下子见到六个局的局长,听我们诉说关切,解决生活难题,这种深入基层的现场办公很高效、很难得。”沙洋县群众代表贺田在参加了“局长进站”活动后由衷感慨道。
一线解题,民生诉求有了“直通车”
“很多群众反映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年年涨,部分特效药品不能报销,群众参保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弃保行为,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在沙洋县滨江新区代表联络站,县人大代表刘汝富提出的问题“辣味十足”。县医保局局长徐柳初当即进行了详尽答复。从筹资方式到报销政策,从待遇到保障范围,他一一解释清楚,既打消了提问者的疑虑,又明晰了作为职能部门对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群众误解的下阶段工作思路。
在京山市雁门口镇,代表们向京山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汪波反映:“分好类的垃圾没地方放,最后又混到一起,分类成了‘无用功’。”活动结束后,京山市城管执法局迅速响应,于6月17日为集镇增设了垃圾分类亭,解决了群众“堵心之事”。
“局长进站倾听民声,并且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人大代表李爱红见证垃圾分类亭落成后给出中肯评价。
东宝区栗溪镇大泉代表联络站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哲夫与中药材种植户们深入交流。“品质不稳、售价不高”的产业发展难题被直接抛出,丁哲夫当场提出三项举措:完善产业规划、坚持延链强链、加快品牌建设。“要让药农的辛苦钱更‘保值’,让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坚定表态让种植户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据统计,荆门市“局长进站”活动启动以来,截至8月底,市、县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已进站解决民生实事问题192件,现场解决56件,人大代表和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长效践行,民主实践融入“日常功”
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表明,“局长进站”在荆门并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项长效制度安排。
作为“局长进站”的县级试点,沙洋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利用“代表活动日”组织代表调研,将群众诉求摸准找实后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让其从局机关走进代表联络站,听取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摸索出赋能增效的“3+”模式。今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全域深化实施下,沙洋县进一步总结提升经验做法,切实把该项活动开展好、坚持好,以实际行动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掇刀区也将“局长进站”从试点探索升级为了常态工作,明确要求各局长进站需完成“政策宣讲、工作通报、意见收集、现场回应”四项核心任务。目前,全区30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已完成首次集中“进站”,实现了对5个镇、街道7个区级代表联络站全覆盖。
钟祥市则探索建立了专业化代表小组、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变政府部门负责人“被动约谈”为“主动下沉”,构建“群众点题—代表督办—局长领办”闭环机制。
民意与政声的同频共振,正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试点”到“推广”,从“定期赴约”到“随叫随到”,“局长进站”已成为荆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这种“群众点单、代表传声、政府接单”的模式,让民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如今,群众普遍感叹:“局长来了,问题解决了,心里更舒坦了。”
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在祥表示:“‘局长进站’活动让民主成为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将其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荆门品牌。”
让民主可感可触,让治理更有温度,政声与民意交融,决策与民心相映——这场创新实践,不仅畅通了民意沟通的“连心桥”,更聚合了“监督力”,成为落实代表法和“两个联系”的实践路径、能力作风攻坚的生动案例。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实施,“局长进站”活动与“干部素质提升年”深度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荆门焕发出更旺盛的生机与活力。(高胜前、李蕾蕾、李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