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蕲春县漕河镇人大构建“五维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9-16 10:16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蕲春县漕河镇人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构建“五维服务体系”,通过制度保障、平台搭建、服务优化、监督强化和效能提升五个维度协同发力,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制度保障:夯实营商环境法治根基

漕河镇人大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作用,先后建议推动出台《漕河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办法》等12项制度文件,明确市场主体准入、运营、退出全流程规范。例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金融机构制定“信用+抵押”双轨贷款方案,2024年累计发放普惠贷款1.2亿元,惠及83家企业。同时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机制,通过人大代表驻点接待、线上平台收集等方式,全年办结企业用工、用地等诉求156件,办结率达98%。

二、平台搭建:织密政企互动服务网络

依托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漕河镇打造“1+N”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即以镇级企业服务中心为核心,在19个村(社区)设立代办点,配备专职代办员43名。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8个部门职能,提供“一窗通办”服务。2024年数据显示,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创新推出的“漕企云”数字平台,集成政策推送、供需对接、人才招聘等功能,注册企业达2176家,促成产业链合作项目28个。

三、服务优化: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痛点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难题,漕河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专项攻坚。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完成园区道路黑化5.2公里、电网改造8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在人才保障上,联合黄冈职业技术 学院开设“订单班”,年输送技能人才300余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包联企业”制度,76名人大代表结对帮扶142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恒新中药材加工厂冷链仓储扩建等实际问题89个,助推该企业年产值增长37%。

四、监督强化:构建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营商环境“季度评议”制度,组织200家市场主体对28个职能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开展“执法行为规范化”专项监督,梳理整改选择性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13项。2024年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码”收集问题线索42条,推动税务部门简化留抵退税流程,平均办理时长由7天缩短至2天。漕河镇人大还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五、效能提升: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通过“代表讲堂”“企业家沙龙”等活动,累计培训经营者1600人次,提升企业合规经营能力。推动成立蕲艾、陶瓷等行业协会4个,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在人大代表建议下,镇政府设立2000万元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2024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发明专利23项。漕河镇还创新“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邀请企业家代表参与政策制定,使惠企措施更接地气。

实践成效与未来展望

经过两年实践,漕河镇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截至2025年6月,全镇市场主体总量达1.48万户,同比增长21%;新增规上企业11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县首位。下一步,漕河镇人大计划深化“五维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智慧政务全覆盖、产业链精准招商等工作,力争到2026年建成鄂东地区营商环境示范镇。这一创新实践表明,基层人大通过系统化、制度化履职,完全能够在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