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筑牢襄阳人大发展根基
近年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聚焦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从保障源头活水、促进墩苗成长、大胆选拔使用、从严监督管理,全方位、多维度、多举措加强机关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促进襄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统筹谋划 保障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两级党组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年轻干部数量少、干部活力不足等情况,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要战略来进行谋划和实施,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畅通干部流通渠道,不断为机关长远发展储备和积蓄干部力量。近三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选调、遴选、招录等方式,引进年轻干部12名,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作为“新鲜血液”吸纳到人大机关,有效地改善了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确保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目前,机关干部40岁以下干部总人数达21人,90后年轻干部达9人,全部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所学专业涉及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多个类别,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力量得到有效保障。
搭建成长平台 促进墩苗成长
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长远、常抓不懈。近年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聚焦干部队伍实际和人大事业发展需求,及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机关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若干措施》,从选、育、管、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布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确定5个方面13项具体举措,为培养年轻干部搭台阶、造环境。一是凝心铸魂强思想。针对机关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保成长,努力使年轻干部的知识体系、专业能力、实践本领与形势发展相适应、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持续抓好政治理论、人大业务、党纪党规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举办“机关干部大讲堂”,邀请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法学专家等授课辅导,帮助机关年轻干部强化终身学习意识,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不断提升能力素质。近三年来,共举办18期集中学习,培训年轻干部189人次,陆续选派20名年轻干部参加襄阳市委党校培训以及省人大和市级相关领域培训班,帮助年轻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加强“青蓝结对”重培训。根据人大机关实际,制定《关于开展新进人员“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传帮带”“青蓝结对”等工作举措,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为新进入的机关年轻干部制定成长计划,实现机关年轻干部一年跟着干、两年独立干、三年成骨干。截至目前,机关内部聘请导师10人,开展谈心谈话60余次,帮带10名年轻干部成为人大精兵、业务强将。三是搭建平台促成长。持续开展年轻干部读书班,组织机关年轻干部聚焦党的建设、立法工作、代表工作、监督工作、办文办会等重点内容,自选主题轮流交流发言,开展针对性培训,着力提升年轻干部专业本领。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持续开展“三走进三促进”党建活动,推动年轻干部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社会事务观察点,走进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强化党性锻炼中增强年轻干部为民意识、服务意识,推动年轻干部把服务水平提起来、服务质量优起来、服务能力强起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积极组织机关年轻干部编写《民情·民声》38期,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四是加强历练“强筋骨”。认真落实市委“五化”管理工作要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人大重点任务,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在招商引资、立项争资、项目服务中丰富阅历,在立法、市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专项监督等重要领域强壮筋骨、增长才干。今年以来,组织机关年轻干部参与外出招商引资8次,招商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上门拜访企业30余家,让年轻干部在扛硬活中历练成长、打硬仗中收获成效。
树立鲜明导向 大胆选拔使用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事关人大事业薪火相传,是襄阳人大事业高质量的重要课题。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两级党组准确把握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好中选优,公平公正,树立择优提拔晋升风向标,确保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一是优化制度设计。根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襄阳市市直单位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试行)》,结合机关实际,及时制定《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试行)》,科学编制《襄阳人大机关干部简历工作手册》,加强年轻干部定期研判,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人岗相适用干部,聚焦年轻干部专业背景、能力特长和平时工作,用表现评价干部,以实绩任用干部,大胆重用工作落实好、干事有激情的年轻干部。二是做实平时考核。严格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使干部选拔任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每年修订《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平时考核工作方案》,每季度坚持对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进行平时考核,深化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倡导敢拼善赢、实干实为,奋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争第一、创一流。严格制定《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025年重点任务考核工作方案》,认真落实襄阳市委“两资三能”工程建设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年轻干部参与机关招商引资、立项争资、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等中心工作,通过工作晾晒、实绩竞赛、年度评比等形式,促进年轻干部争先创优。三是释放激励效应。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干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推优等工作中,持续向优秀年轻干部倾斜,引导年轻干部“当先锋”“走前列”。近三年,共提拔使用年轻干部18人次(其中,县级干部4人),晋升职级12人次,交流轮岗年轻干部9人次,受到嘉奖等各类表彰20余人次,起来了“激励一个、带动一片”真实效果,机关上下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从严要求 加强监督管理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培养干部上坚持“严”字当头,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是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制定《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认真谋划年度目标任务,将年轻干部廉政教育作为人大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创建活动,引导年轻干部时刻心存敬畏、自重自省,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深入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组织机关年轻干部听廉政歌曲、讲廉政故事、诵廉政经典,定期上廉政党课,不断丰富机关廉政文化。二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学习,组织机关年轻干部集中观看《贪欲不遏,自毁人生》等警示教育片,在机关全体会和支部主题党日上请年轻干部谈体会,筑牢年轻干部思想篱笆。组织机关年轻干部到市纪委办案基地、诸葛亮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勤政教育活动,使机关年轻干部警钟长鸣,确保机关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定期排查廉政风险。落实风险防控工作责任,用好谈心谈话法宝,通过主动约谈、个别面谈、日常交谈等方式常态化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及时发现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打招呼、及时提醒、纠偏纠错,让人大机关年轻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建立年轻干部廉政档案,强化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管。每逢重大节假日,机关纪委提前向机关年轻干部传达廉政要求,防止节日腐败发生。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襄阳市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举措,不断加强人大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引导和激励机关年轻干部为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宁涛 张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