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问出实效护文脉 督出活力兴古城——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古城保护和利用工作专题询问
2025年9月24日,武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围绕武昌古城保护和利用这一重大议题开展专题询问。武昌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25个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出席会议。整场询问会节奏紧凑、气氛热烈,既体现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力度,也展现了各方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怀。
开展此次专题询问,是历经周密筹备、深入调研、精准发问与持续督办的系统工程,从年初确定议题到现场交流交锋,全过程贯穿“精、细、准、实”四字要求,力求问出实效、督出成果。
一、谋准切口:把好监督“第一关”
为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不走过场,精准选定议题是关键前提。武昌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议题遴选工作,坚持从全区发展重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经过充分调研和慎重研究,将武昌古城保护和利用确定为年度专题询问主题,既契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时代要求,也回应了群众对古城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期待。
围绕这一议题,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周密制定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和工作流程。在调研组成员配置上,注重专业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增补多名熟悉历史文化、城市规划、文旅产业的人大代表为相关专(工)委委员,全程参与前期准备。同时,邀请高校专家组建顾问团队,提供智力支持,提升监督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武昌区人大主动加强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政府系统梳理工作进展、排查突出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开局。
二、深入调研:摸清古城“真家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月以来,调研组坚持“沉下去、听真话、察实情”,历时2个多月,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资料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力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调研分设“全域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执行”“资金使用效能”“古城文脉传承”“统筹管理运营”五条主线,覆盖昙华林、斗级营、户部巷等重点片区,先后组织与17个职能部门、6个街道的座谈会,走访联系企业商户、居民代表近百人,收集到古城风貌保护、文化深度挖掘、交通出行改善、业态合理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60余项。
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形成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和重点询问问题清单,为后续专题询问 “精准发问、靶向监督” 打下坚实基础。
三、现场询问:找准痛点“动真格”
专题询问会上,14位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轮番发问,问题直指关键、切中要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率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古城文旅集团、区住更局、区文旅局等25个相关部门和街道的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现场回应不回避、不推诿,既讲工作进展,也谈存在不足,更明确整改方向。
“古城保护利用工作的投入不少,但收益远未覆盖成本,资金压力大。请问区政府,如何确保古城保护利用可持续推进?”杨芳代表率先发问。
面对关切,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诚恳回应:“如何在守护千年文脉的同时激发发展活力,也是我们始终探索的核心课题。下一步将统筹文化遗产的社会、生态与经济价值,通过文物活化、文旅融合、业态创新,在守护文脉的同时创造就业与效益,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武昌有1800多年建城史,区文旅局在文脉传承上如何担当?”蔡蕾代表聚焦这一核心问题发问。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活化利用’,近三年投入超2000万元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推进武胜门遗址、武船明清城墙等考古项目,为古城文脉留存实证。通过将老建筑活化为展馆、艺术空间、剧场等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同时,系统梳理82项非遗项目,打造非遗体验空间,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并借助数字化手段和跨界融合,让历史文化可感可及。”
“古城道路窄,节假日黄鹤楼周边堵得水泄不通。交通大队,有什么破解之策?”孔辉代表围绕当前出行痛点提问。
武昌交通大队负责人立即回应:“年底斗级营地下停车场将启用,我们也将整合外围停车资源,预计新增不少于1200个车位,从源头分流,缓解交通压力。”
孔辉代表持续追问,“古城人行道高差大,无障碍出行有困难,区住更局是否有改造计划?”区住更局负责人表示:“2025年已谋划交通补短板工程,重点推进解放路沿线无障碍降坡,预计年底启动实施。”
“昙华林是开放式街区,没有明确入口,游客常走错路。昙华林文艺小镇的山上景点分散,缺乏指引,很多人只在山下打卡就离开。请问古城文旅集团,如何改善游客体验?”刘正心代表结合实地走访经历提问。
“我们已增设多部扶梯和电梯,解决‘爬山难’。昙华林三期开放后,螃蟹岬入口新增车行道,可以直达山顶。”古城文旅集团负责人回应,“下一步,将在粮道街、中山路等入口设置醒目导览图,在街巷交叉口增设指引牌和建筑简介牌,避免误入民居。还将上线智慧导览系统,手机一点,路线、讲解全都有,让游客轻松‘读懂’昙华林。”
整场询问历时两个半小时,代表提问开门见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答坦诚务实。一问一答间,既有对历史责任的叩问,也有对发展路径的探讨,真正实现了“问清情况、问透症结、问出对策”。
四、持续跟进:做好督办“后半篇”
此次专题询问不是终点,而是凝聚共识、深化行动的新起点。区人大常委会将及时梳理审议意见并转交办理,对重点问题持续跟踪、闭环监督,推动整改落地见效,让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变。
下一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武昌古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推动各方进一步激活古城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让千年文脉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同时,将持续关注代表关切和群众期盼,让代表的关切件件有回音,让群众的期盼步步见成效,为建设更有历史厚度、人文温度和现代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注入持久动力。(景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