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心泊山水间 情系清江湾——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助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侧记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对提升宜都的影响力意义重大。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提振创建的信心和决心!”近日,在宜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分组讨论环节,常委会组成人员陈军率先就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发表了看法。
紧接着,委员们围绕度假区业态升级、服务提质、品牌塑造等方面打开了话匣子:
“要进一步提升‘心泊山水间、谜上清江湾’主题品牌IP的知名度,增强度假区辨识度和品牌溢价能力。”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林寺谜语的转化利用不够充分,文化体验多停留在“猜谜互动”表层,缺乏深度融合的沉浸式项目、衍生产品。”
……
随后,会议主持人请参会的文旅部门负责人对这些意见建议逐一进行了回应和表态。
近年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省委战略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强化支点意识,聚焦“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这一重点,助推文旅强市建设,为宜都争当全省支点建设县域排头兵作出人大贡献。
锚定创建聚合力
宜都市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地处清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地,是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的核心发展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节点,涵盖风光秀丽的清江岸线景观、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文化、万里古茶道的历史遗存以及众多高品质体验项目等文旅资源。自2014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投资超30亿元,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4平方公里。度假区立足“生态+文化+康养”资源禀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已形成“探谜镇、游清江、居半岛”综合型旅游度假产品集群,2023年成功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
为了将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眼,宜都市及时启动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2025年2月10日,在宜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加快培育文旅支柱产业,支持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式写进《宜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与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大会之后,将“听取和审议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列为《宜都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重点监督议题。
从2025年3月开始,宜都市人大常委会组建调查组,紧盯创建过程,将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助推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凝聚合力,以“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为抓手,细化任务分工,压实责任链条,坚持“日碰头、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定期对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督导通报。
代表建议借外力
宜都清江湾旅游度假区能顺利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仅为宜昌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将成为湖北省第四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全省文旅产业增添一支新锐力量。在2025年宜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宜都市代表团龙顶泉、徐玉玲、李玉洁、赵云等四位宜昌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支持宜都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议》。该建议对创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将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纳入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在宜昌市级层面广泛开展青林谜语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谋划开发“两江两坝(长江、清江,三峡大坝、葛洲坝)”夜游项目,支持清江下游水路串联、融合发展,形成优质景点串联成线的大旅游格局;加大对度假区承办上级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支持,鼓励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承办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宜昌艺术节、宜昌菊花展系列市级活动”等建议。
根据《2025年宜昌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方案》安排,该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件。8月26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督办专班到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听取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实地查看建议落实效果。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三峡旅游新区管委会作为建议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积极作为,会同宜都市政府靶向发力、精准推进,在政策、资源、人才、资金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将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纳入宜昌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城市的重点事项,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争取支持,共邀请各级专家及相关业务部门到度假区现场指导30余次。围绕品牌营销、交通组织、综合治理、形象提升等10余个方面,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品业态优化等问题23个。“没想到建议提出后响应这么迅速,更没想到能这么快看到成效!”当天参与现场督办的龙顶泉、赵云两位代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份喜悦,源于人大督办机制的高效运转,更是代表履职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7月17日至18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宜都清江湾旅游度假区举办。此次论坛由长江文化促进会、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三峡大学主办,250余位来自长江沿线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州文旅部门相关人员齐聚清江湾,对度假区多元业态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论坛活动,对宜都清江湾旅游度假区而言,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的隆重开启,更是一次整装以待的盛情邀约。
跟踪督办添动力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目前,清江湾旅游度假区创建申报材料已上报文化和旅游部初步审核,等待国家级线上评审和实地验收。为了促进工作的深入推进,9月12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建宏带领调查组,对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度假区内的天龙湾国际高尔夫球场、青林明珠温泉、清江奇幻水世界、三峡长颈鹿乐园、《青林茶驿・邻苏谜踪》谜语传习基地、度假酒店青林小院、特色民宿、寻栖营地等现场,详细查看了景区、酒店总体运营情况。调查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现场察看、随机访问、集中座谈等形式,广泛了解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针对性提出了“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措施。
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就调查组和代表们指出的问题和提出建议进行研究,制定相应措施,列出改进清单。比如,针对调查组指出度假区“旅居”和“深度体验”的氛围不够浓郁的问题,拟在丰富清江山水光影秀基础上,新增“千谜绘”“非遗夜市”等场景,引进沉浸式戏剧、夜间游船等项目,让“夜清江”成为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点。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谜语文化”特色IP辨识度和传播力不强的问题,着手建设“谜语文化沉浸馆”,开发谜语主题剧本杀、亲子研学营等产品,扩大“谜”系列文创IP矩阵,提升文化附加值,同时打造清江文化步道,设置山水诗画打卡点,让生态资源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
下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将通过“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方式开展跟踪,认真做好调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后半篇文章”。“旅游要素的聚集度,是决定度假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是重要目标,但并不是终极目的。要以创促建、以创促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文旅配套产业发展,让创建过程成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同时要创建为民、创建富民,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度假区既是宜都人民自豪的幸福家园,又是外地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调查组组长刘建宏如是说。(李阳娇 钟吉涌 孙大勇)
2025年8月26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督办专班到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查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2025年8月26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督办专班到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查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2025年9月12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对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2025年9月12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对清江湾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宜都市清江湾旅游度假区三峡长颈鹿乐园
宜都市清江湾旅游度假区清江奇幻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