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构建三大体系 让人大故事“声”入人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10-23 14:21   [收藏] [打印] [关闭]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我们每个人都是人大故事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讲述者。我们要善于从履职实践中发现故事、善于用群众语言讲述故事、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故事……”近日,在襄州区人大系统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上,“讲好人大故事”的授课让代表们耳目一新。

襄州区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将讲好人大故事作为展现制度优势、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构建故事挖掘、传播、保障三大体系,让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通讯员共同成为人大故事的亲历者、记录者和传播者,生动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襄州实践。

一、建强挖掘体系,让基层故事“源源不断”

襄州区人大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故事挖掘网络,让鲜活故事从基层一线不断涌现。

履职实践主动讲。区人大代表晋宏勇不仅带领村民发展土豆产业致富,更主动通过“代表通道”“履职纪实”等平台,将自己的履职历程转化为生动教材;在程河镇防汛救灾中,百余位人大代表坚守堤坝的先进事迹,也通过代表自身的讲述与传播,成为彰显担当的感人故事。代表们正从实践的书写者,成长为故事的主动讲述者。

历史案例系统理。龙王镇人大工作者彭汉武、刘长江整理孙邦锁口述的《难忘上世纪80年代那次人代会》,让历史记忆成为诠释制度发展的珍贵故事;张湾街道人大工委探索“代表+物业”协商机制,将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的过程整理成典型案例,展现了基层民主的创新活力。

一线见闻及时记。全区建立覆盖区镇两级的通讯员网络,常态化深入代表联络站、田间地头。在“聚力支点建设 代表在一线”活动中,通讯员们跟随代表脚步,记录下代表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社区充电难等382个具体问题的全过程,形成了一批“冒着热气”的鲜活报道。

二、创新传播体系,让民主实践“可观可感”

襄州区人大积极探索全媒体传播路径,让人大故事以更鲜活的形式抵达群众。

代表亲身说故事。通过制作“代表履职vlog”,让鄢富清、王杰等代表现身说法,讲述参与监督调研、化解矛盾纠纷的亲身经历;组织“代表讲坛”活动,邀请杨清、刘启军等代表分享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的履职实践,让代表成为故事的最佳讲述者。

创新平台动态播。常态化用镜头捕捉代表接待选民、调研视察的动人时刻,制作《奔赴在幸福的大道上》《争做“四敢”先锋代表》等宣传片,让履职过程可知可感;程河镇人大创新推出“人大动态”短视频栏目,自编自导,将代表活动制作成生动影像。

深度报道出精品。深入挖掘立法联系点工作,将6条建议被国家立法采纳的过程进行深度报道;对代表约见这项人大代表的基本监督权利和工作实践进行故事化呈现,创作的《“约”出来的民主新气象》被多家媒体刊发,实现了“一个故事、多重效应”。

三、完善保障体系,让故事讲述“行稳致远”

襄州区人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讲好人大故事提供坚实支撑。

履职留痕固基础。完善代表履职“五个一”量化考核,推行代表履职档案制度,要求代表记录履职过程,为故事创作提供原始素材;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机制,将建议提出、督办、落实的全过程转化为生动故事。

专业提升强能力。定期组织宣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讲授故事挖掘技巧;建立“老带新”机制,推广通讯员赵香南26年笔耕不辍的敬业精神,提升工作者故事创作能力。

激励保障促活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每周通报用稿情况,每季度分析宣传态势;组织优秀通讯员赴宜昌等地学习交流,开阔创作视野,激发写作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如今,在襄州,从人大代表的一线履职,到人大工作者的创新实践,再到通讯员的精心创作,一个“人人能讲故事、处处都有故事、时时可听故事”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襄州实践通过这些鲜活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