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乡镇人大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近年来,我乡人大在区委、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强化人大职能,推进民主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路,以“发展、民生、和谐”为工作主线,依法行使各项职能,着力推进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促进全乡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推进,乡镇人大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和发展,才能与当前社会经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人大的工作实效,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我乡人大工作近年来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乡镇人大工作做几点剖释和探讨。
一、近年来我乡人大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 监督工作重点突出,监督实效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乡人大在乡党委领导下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领人大工作,把监督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机结合,在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一是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二是围绕全乡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建议的跟踪督办,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针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医疗卫生、农村广播电视、交通和农村危房改造等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是加强信访监督。切实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交办、转办、督办工作,提高信访办理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发挥好代表作用
地方人大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大监督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发挥好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乡人大重视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坚持为代表服务,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完善制度,规范监督行为。我乡人大结合我乡中心工作把人大日常工作通过制度不断加以完善和健全,将监督工作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强化了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增强了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实效性。二是丰富活动形式,积极探索创新。我们一方面开展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参与视察、执法检查和有关调研活动,帮助代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提高建议质量。另一方面,继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和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热情,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
(三)加强阵地建设,提升整体水平
我乡人大在阵地建设工作方面,一是坚持人大主席团成员结对联系代表小组活动制度,每名主席团成员要联系一个代表小组,参与指导各小组的活动。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室的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合理调整代表小组分布,进一步健全代表小组运行机制和规范各项活动制度;三是在往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代表小组活动和人大主席团经费,在经费上保障我乡人大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增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大局观念和政治观念。首先是加强思想和业务建设。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主席团成员和人大代表的业务素质以及能力水平;其次是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完善主席团议事程序,规范运行机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按程序办事,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再次是加强人大理论和宣传工作。配合区人大积极开展乡镇人大理论研讨工作,搞好调研。坚持宣传报道奖励制度,提高人大工作宣传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人大宣传队伍建设,提高人大工作理论宣传的整体水平,努力将全乡人大理论宣传工作推向更好更高的水平。
二、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对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由于乡镇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形式和手段单一,程序性报道多,实质性报道少,有些群众包括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不足,乡镇人大的形象有待进一步树立。
(二)乡镇人大干部配备不科学、不到位
首先是没有乡镇专职人大副主席。主席都是乡镇党委书记兼任,由于日常事务繁多,精力有限,客观上影响了人大作为民主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其次是人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结构单一,导致在具体工作中,还不能够有效地把握重点,抓住关键。
(三)乡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
乡镇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由于选举中过于强调代表的结构比例,致使一些代表文化程度偏低,履职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差,代表意识不强。二是很多都是兼职代表,导致其执行职务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三是一些人大代表业务知识差,法律意识低,提出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的质量不高。
(四)乡镇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履职程序不规范
首先是乡镇人大工作的软硬件设备建设,难以保证代表活动的需要。其次是很多乡镇虽然都建立了代表活动小组,制定了代表活动计划,但代表活动计划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开展代表活动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乡镇人代会质量不高,人大主席团会议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会议议题选择不合理、不科学,议案审议程序不严格等方面。
三、新形势下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建议乡镇党委要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人大的地位、作用,要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听取和研究人大工作,使乡镇人大在代表人民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做到有职、有责、有权。在制定本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规范中,应规定人大副主席或人大干事列席党委会和政府重要会议,以确保乡镇人大能全面贯彻党委意图,了解、掌握乡镇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人大工作。
(二)科学合理配备乡镇人大干部,健全乡镇人大工作的保障机制
建议乡镇人大的配置,仍以配备专职人大主席为主要模式,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再考虑设立兼职,而不管哪一种模式,都必须保证每一个乡镇有一名专职主席或者专职副主席。在主席团成员的配备上,应相对挑选高素质高能力、法律意识强、热爱人大工作的同志担任;此外,各乡镇人大还应配一名相对稳定的专职或兼职人大秘书,做到职责明确、岗位明确、考核明确。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给乡镇人大开展工作予以保障,对乡镇人大的日常工作经费和乡镇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专项使用,确保乡镇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人大意识
建议把人大制度和法律知识教育作为所有党员干部工作培训的必要课程,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国家意识、民主意识。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宣传人大制度、民主法制建设及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等内容列入宣传计划,并认真抓紧抓好。网络、报刊、简报等新闻媒体要把乡镇人大活动纳入报道内容,确保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人大意识。
(四)加大工作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乡镇人大依法履职的能力
建议上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与乡镇人大的联系和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帮助乡镇人大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帮助乡镇人大建立一套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乡镇人大的工作。通过培训、工作例会、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等形式,共同研究工作,更好地发挥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作用。
(五)加强对乡镇人大干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
建议上级人大要负责编印适合乡镇级实际的人大工作培训教材,并负责对乡镇人大专职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人大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乡镇人大要负责对乡代表开展代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对代表的培训要从实际出发,拓展培训形式,研究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实效,如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能力,努力提高乡镇人大干部的业务水平和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促进乡镇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人大主席团 王相民)
责任编辑: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