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浅谈如何做好县级财政预算监督工作
财政预算是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市场难以保持自身均衡发展时,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状况,选择适当的预算总量或结构政策,用预算手段去弥补市场缺陷,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收入再次分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对预算执行进行审查监督,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六条、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第十八条关于对预算、决算进行审查监督的重点内容中,第二款和第四款要求对重点支出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对部门预算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何分配使用好、监督管理好辖区内财政资金,是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人大常委会尤其是预算工作委员会必须严格制度,强化监管,跟踪问效,加强财政监督,为促进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要细化编制,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编制是预算审批的基础,也是预算执行的依据。没有详尽而明了的预算方案,审查审批就容易流于形式,预算执行中也难免出现随意性。目前县级财政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比较简单,缺乏透明度。政府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一般都是按项目大类罗列的功能性预算,没有细化条款、具体项目,而真正分解到部门的执行性预算,在预算草案中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粗线条的预算草案,人大代表难以看懂,无法知情,加之人大会期比较短,审议时间较仓促,对预算草案的审查审批往往成为一种例行公事,很难提出具体的修正意见,影响监督效力。把好财政预算编制关,我们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提前介入,实施事前监督。(二)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增加预算的透明度。(三)要加快推行部门预算步伐,强化预算约束力。 二是要严把“四关”,强化预算审查。为提高预算审查质量,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多办实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中必须严把“四关”:严把预算初审关。每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初步完成前,预算工作委员会都要组织熟悉财经知识的代表、委员提前介入,深入税务、财政、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对调研中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财政部门交换编制预算方面存在不足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可行,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确保“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为民办实事、职工工资发放等重点支出,体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运转”的财政社会功能。严把预算执行监督关。预算工作委员会要对财政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要通过财政部门每月报送的报表材料及时掌握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要应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关注经济发展动态,了解财源建设和各类项资金使用进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常委会审议议题提供依据,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严把预算执行审计关。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是规范财政行为的重要举措,也是监督财政工作的重要手段。预算工作委员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代表反映和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适时组织审计部门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增强对财政预算执行监督的操作性,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公开化、透明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把决算审查关。在对财政预算执行草案审查中,要重点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三项”法定支出情况、结转下年度资金、预备费和超收收入安排情况的审查。要求财政部门对法定支出的项目、预备费使用程序和使用范围、超收收入资金的使用安排做出说明,做到专款专用。确需调整预算的,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必须报经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使用,对未经审查批准而执行的预算调整,人大常委会有权制止或取缔,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财政部门负责人责任,维护预算法和监督法的权威性。三是要关注民生,强化重点监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关注民生,强化预算监督:一是对政府重大事项投资进行监督。重大事项是本行政区域内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预算监督要注重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努力改善民生,力促各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财政预算审查时关注民生。要关注用于民生资金的安排,使财政预算安排重点向“三农”、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斜,并强调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三是财政预算监督执行时关注民生。通过集中调研视察与平时沟通了解,及时掌握财政资金在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重大项目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使用情况,督促预算执行工作确保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四是财政预算调整时关注民生。对新增财力支出,要求重点安排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资源用于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精神和物质需求上。四是要借智借力,强化审计跟踪。对财政预算执行监督,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要大力督促和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对挪用、截留、坐收坐支等违纪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增强财政的透明度,规范财政资金的运作。同时预算工作委员会又要对审计报告是否真实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加强对预算执行单位和专项资金、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揭露违纪违规问题,严格依法提出整改意见,加强跟踪督办,巩固审计监督的效果,提高人大监督实效。(武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郑勇平)
责任编辑: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