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人大宣传工作应着力解决五个问题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08-03-13 08:17   [收藏] [打印] [关闭]

郧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王维昌

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宣传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大宣传工作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人大宣传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但当前人大宣传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要着力解决会议期间宣传的多,闭会期间宣传的少的问题。会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会议报道是人大宣传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应当说,各地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宣传是重视的,会前人大常委会都要成立宣传组,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对各部门的工作细化,并反复强调工作职责,确保万无一失。会议期间,宣传部、报社、网站、广电局等各路媒体都派精兵强将做好相应的宣传报道,版面安排、栏目设置也都有声有色。但是,闭会期间的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执法检查、视察调查、代表履职、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活动,报道得还不够多,不够深入。这种大会期间“倾盆大雨”,闭会期间“毛毛细雨”甚至“久旱不雨”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其实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都涉及若干具体的、生动的、带有典型性的人和事,其内容更为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因此,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把“会内”宣传和“会外”宣传、突击性宣传和经常性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在安排其它工作时,同时安排人大宣传工作;在对其它工作作出要求时,同时对人大宣传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在对其它工作进行奖惩兑现时,同时对人大宣传工作进行奖惩兑现。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宣传指标、宣传任务分解到各级各相关部门,既有质的要求,又有量的分配。在报道内容上,要充分反映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发扬民主、反映民意、行使职权的生动局面,做到有人、有物,既生动又活泼,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地了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了解民主法制建设。

二要着力解决会议程序宣传的多,而对实质性内容进行深度宣传的较少的问题。忽视了最有说服力的细节和情节的挖掘与描写,这样的稿件是没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人大宣传不仅要报道人大干了什么,更要着重于从干的过程中挖掘新闻线索,注意把一些细节和闪光点不加删改、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从而使人大宣传生动、鲜活起来。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电视台是人大重要的宣传阵地,而在实际工作中,电视台的记者在对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报道时,通常是如数家珍般地罗列一下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会议议程,而对人大常委会委员如何为民代言,几乎是不做报道,结果洋洋洒洒费了不少笔墨,受众听到的却是一些言之无物、重复多遍,放之四海皆准的空话、套话、官话,尽管讲得头头是道,但没什么新意和信息含量。如何让人大新闻“出彩”,让编辑刊发,读者爱看,笔者认为,记者、通讯员要善于跳出就事论事的怪圈,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会海里捕捉“活”鱼。在对会议宣传中,要用敏锐的眼光抓住会上领导关键性的话或是某个关键性的议题,抓住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民主活动来突出和表现主题,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增强人大宣传稿件的思想性、指导性、可看性、可读性。

三要着力解决履职情况宣传的多,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宣传的少的问题。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等都是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但不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社在对上述日常工作进行报道时,大多都是列一下活动议程,简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经过,而对人大“润物无声”的工作所产生的某种变化则是听之任之,很少给予报道。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报道,人大通讯员不仅要勤于对人大活动进行连续、跟踪报道,还要学会“养新闻”。所谓“养新闻”就是针对人大活动过程及活动对象所产生的一系列细微变化暂不进行报道,只对相关材料、数据、图片、镜头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到活动目的达到最佳效果时再进行系统、充分的报道。这样既可扩大人大工作的影响,树立人大的威信和形象,又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和决心。

四要着力解决人大系统自演自唱的多,“一府两院”参与宣传少的问题。人大宣传的目的是充分展示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丰富内涵,巩固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人大宣传,搞好深度报道,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供舆论支持,人大责无旁贷。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更需要全民参与。不可否认,人大宣传工作中存在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宣传人大的多,人大以外的新闻、文化等部门的同志宣传人大工作较少,也很少看到人大以外的报刊等宣传阵地宣传人大及其工作,人大宣传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圈,只在其内部循环。虽然诸如《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楚天主人》等人大刊物办得很好,但其发行量、对公众的影响程度毕竟有限,又由于其专业性、特殊性,使其对受众的影响远逊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多年来,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了解得相对多一些,而人大机关以外的同志和广大群众对人大及其工作却知之甚少。因此,要改变人大宣传人大自己干,人大办报人大自己看的自演自说现象,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动加强与宣传、新闻单位的联系和交流,通过召开联谊会、座谈会、情况通报等形式,提供人大工作的重要动态及有新闻报道价值的采访线索,提出宣传报道的安排意见,会商、制定宣传方案。同时,更应注重改进创新人大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热情,促进群众主动、自觉地宣传人大,从而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本质特征。

五要着力决解县级以上人大宣传的多,乡镇人大宣传的少的问题。从各地实际来看,乡镇人大普遍存在对信息、宣传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乡镇人大宣传工作基本处于缺乏管理、缺乏激励、缺乏约束的“撂荒”状态。有的只顾埋头开展工作,不注意进行总结,信息、宣传稿件报送滞后;有的虽然报送了信息、宣传稿件,但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抓不住要害和重点,实际参考价值不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县级人大常委会应加强对乡镇人大信息、宣传工作的指导,采取得力措施,规范和完善乡镇人大信息、宣传工作;建立乡镇人大信息报送、采用通报制,定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乡镇人大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抓好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秘书的培训,及时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料,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乡镇人大开展信息宣传工作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