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新时期开展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思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如何,采取何种方式和策略开展人大工作,直接影响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效力。人大代表小组作为人大机构组成中最小的单元,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来,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同,但不同的地方发展水平不一,不同程度存在对其认识不高、活动形式单一、人员组织松散、运行效果不佳等现象,影响着人大工作的形象,探索新时期开展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提高认识上下功夫,明确人代表小组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重点对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作了完善和规范,明确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等。为代表活动小组的建立提供保障。但长时期以来,一部分代表把“当选成代表”看成一种“荣誉”,认为在人大会议期间表个态就可以了,忽视了自己作为一个权力机关的主体的一员,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没有弄清楚“由谁产生、向谁负责、受谁监督”,更没有上升到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开展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高度,自然就存在履职意思不强,大局意识不够,工作“底气”不足,主动作为不佳等现象,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代表活动缺乏足够认识,只注重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对会后代表活动配合支持不够等。从代表的组成来看,也表现出比较分散,分属于不同行业、部门,文化、年龄参差不齐,均有自己从事的主要工作等,如何没有代表小组这个载体,就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因此从提高认识下功夫,一方面要采取措施使当选的人大代表尽早提高自身素质,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另一方面各级人大工作机构要从一定政治高度认识代表小组活动存在的重要意义,要积极主动的为其创建搭建平台。认识提高了,人大代表小组的建立及活动的开展就会顺理成章,代表小组活动就自然有其存在的实际意义,也才能充分发挥代表活动小组上联人大机关下联选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的彰显代表应有本色。
二、从务实创新上做文章,增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实效。
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是提升代表水平,履行代表职责,将代表个人智慧形成集体力量的重要平台,不断增强代表小组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力求工作实效,是该工作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作好新时期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工作,应立足“三点”做到“三个结合”。即一是找准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的“结合点”。围绕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人大工作和政府工作的结合点,做到既便于代表监督和评议,又能切实推动政府工作;二是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注点”。围绕一个地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小处着笔,精心选题,力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即紧扣人大工作,又贴近民生民意,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并办理出结果;三是激活代表的“兴奋点”。选择部分代表比较熟知、关心的问题,综合运用走访、调查、帮扶、视察、听取汇报等各种手段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舞台,让代表在活动中具有成就感,并不断激发代表发挥作用的热情。代表小组在开展活动时,还应注意做到将小组活动的内容与经济工作中心紧密结合,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与上级人大机关年度工作安排搞好对接,使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有所侧重,提高其针对性;与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三个结合”。从务实创新上作文章,才能不断增强人大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三、从指导服务上求发展,促进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规范化。
各级人大工作机构,要加强对代表活动小组工作联系、指导和服务,创设有利环境,促进小组活动更加规范和平衡发展,促进代表小组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新时期而言,就是要做到“六个一”,抓好“两个落实”。即分好一代表小组。分组时既要考虑到代表的从业状况、兴趣爱好和年龄结构因素,又要兼顾相距较近、容易召集等特点,每个小组10-15人为宜;选好一名组长。要选配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强,热心代表小组活动的代表担任小组组长,是搞好代表小组活动的关键;建好一个阵地。要积极整合相关单位或村已有的活动场所,增添相应设施,使代表活动室建设标准化,固定阵地是活动的保障;健全一套制度。即代表小组学习制度、视察及调研制度、联系选举单位和群众制度、请假制度、活动记录制度、小组活动情况汇报制度等,并建立《小组活动情况记录簿》、《代表参加活动出勤情况记录簿》、《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记录簿》及代表小组成员及活动公示栏等,规范代表小组活动行为的管理;拟好一个方案。即各代表小组年初制定的年度活动计划方案和每次具体活动前的实施方案,以指导小组活动的有序开展,做到精心谋划,提高质量;指导多形式开展好一系列活动。如夷陵区龙泉镇人大办在全镇7个人大代表小组中,广泛开展“十个一”活动,即开展人大代表提一条高质量建议活动,开展一次视察调研、走访选民活动,落实一人一户帮贫扶困活动等,为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注入了活力。抓好“两个落实”。即一是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交办督办,要盯住不放,对代表收集的民情民意、民生问题,要跟踪问效,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解决落实。二是代表小组活动必要的工作经费要落实,要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为开展好小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基层人大机构还应定期抓好组长培训,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抓好人大宣传,将代表活动小组的好作法、好经验以及先进代表的典型事迹及时宣传报到,提高代表工作的知名度,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人大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不断提高人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从指导服务上求发展,有效促进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规范化建设。
代表活动是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最基本的形式和履行职务的法定方式,只有对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小组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再认识,才能增强作好该工作的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加强对小组工作的指导、联系和服务,又要使小组自身增强功能,作好两个结合,才能以此为基础,有力推进我国人大政治制度的建设。(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人大 蒋自洪 曾昭文 李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