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增强“六种”意识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的喜庆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工作的开局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只有切实增强“六种”意识、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实现人大工作良好开局和创新发展,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才能在服务大局中争取主动,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上有作为,在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一、增强作为意识,在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是党的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制度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的地位、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人大工作将越来越加强,人大不是“二线”,在保证党委意图实现,推动党委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市等许多方面,不仅是“一线”,而且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务必进一步加深对人大性质、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三个理念”:即“大有作为”的理念、“敢于作为”的理念、“善于作为”的理念,不断增强从事人大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人大工作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二、增强政治意识,在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上下功夫。人大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做好人大工作。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头脑一定要十分清醒,立场一定要十分坚定,旗帜一定要十分鲜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机关间关系、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以监督体现支持,在监督中实现支持,通过监督和支持与“一府两院”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完善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决定重大事项、开展监督、进行人事任免等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和党员代表的作用,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党委意图在人大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增强大局意识,在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去年各地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正乘势而上,围绕“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的总体思路,按照党代会和人大会议确立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找准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人大工作同推动地方科学发展与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各项战略目标、具体任务和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善于通过法定程序,及时把党委关于改革发展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变成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并保证贯彻实施好。要抓大事、抓重点,精选监督议题,加强审议前的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审议意见。要善于将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初次监督与跟踪监督、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与组织执法检查以及专项工作评议、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结合起来,通过依法履职,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全市中心工作,通过依法履职、科学履职为部门和单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彰显人大的作用,扩大人大的影响力。
四、增强宗旨意识,在推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人大是人民的代表机关,更应当把民心民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将重视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贯穿于依法履职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注群众疾苦,真心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当前,要重点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稳定物价、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住房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推动民生改善。
五、增强主体意识,在发挥代表作用上下功夫。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当代表是履行职责、是执行职务。要夯实代表履职基础。根据新一届代表结构和特点,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组建代表小组,完善小组活动制度。要着力开展代表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委托培训等途径和形式,提高代表执行职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开展“人大代表入万户”、“双联”(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等活动,组织“当代表为什么,推进科学发展、我做了什么、该做什么”的大讨论,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形成创业绩、争一流、比贡献的共识和激情,发挥代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带头人、民主法制建设的促进者、联系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的作用。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检查视察、专题调研、评议等活动,召开政情通报会、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寄送学习资料和人大报刊等形式,向代表通报全市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人大活动等重要情况,为代表知情参政提供便利。要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制度。要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力度。建立并实行专班督办和工委对口督办、阶段性督办与经常性督办,听取报告和实地察看,办理满意度测评和媒体公开、表彰奖励等相结合办理新机制,切实提高办理落实率。
六、增强能力席位意识,在学习提能、传承创新上下功夫。能力是执行力的保障和基础。能力来源于学习和养成。人大机关要把学习当做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持之以恒的抓紧抓实抓好,把人大机关建成学习型机关。人大的每一名干部都应成为学习型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立威、学以励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单位永葆活力的源泉。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很强,往往给人以程式化的感觉和印象。但人大工作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尤其是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能够创新的地方很多,需要去多研究、多探索。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将新的理念、新的办法体现在人大工作之中,才能使人大工作更具生机与活力,人大干部才会在工作中切实感受到有劲头、有干头、有奔头。要持之以恒的加强制度、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做一名党和群众都满意的好干部。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机关气氛,增进感情友谊,营造团结和谐共事氛围,提高工作效能。(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严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