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研究 >> 文章详情
关于指导乡镇人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工作离不开县级人大的指导和推动。那么县级人大常委会对乡镇人大的工作指导开展得如何?乡镇人大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哪些需要省级人大统筹解决?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广水市的乡镇人大工作进行了梳理。
一、广水市指导乡镇人大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广水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乡镇人大工作,把指导乡镇人大依法履职列入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重培训、强素质、抓规范、常指导,使乡镇人大工作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1、制度作保障,不断提高乡镇人大的履职能力
一是学习培训制度。针对换届后乡镇人大新同志多、业务生疏的实际,换届之初我们组织乡镇人大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湖北省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乡镇人大业务知识,购买《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指南》等业务书籍免费赠送给他们,订阅《中国人大》等报刊杂志免费赠送给他们。人大工作者应当争做法治中国的践行者,为此,我们每年举行1-2次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组织乡镇人大等方面的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不断提高大家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此外,我们还要求各乡镇对本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培训,并应邀派专人到有关乡镇讲课,努力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二是总结交流制度。我们每年召开1-2次基层人大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经验,为各乡镇人大负责人及市乡两级人大工作者面对面地开展学习交流提供平台。
三是列席会议制度。每次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3—5名乡镇人大负责人轮流列席,让他们熟悉人大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
四是工作激励制度。早几年,我们每年对乡镇人大工作开展年度工作评比表彰,激励各乡镇人大创先争优。这两年,我们改为每年年底对各乡镇人大组织一次量化打分,作为全市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激励各乡镇的人大工作同样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
2、基础作保障,不断提高乡镇人大的规范化水平
一是规范阵地建设。针对乡镇人大办公设施差、制度不健全等实际问题,我们要求乡镇人大狠抓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代表小组阵地建设。目前,各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基本做到了“三上墙六到位”:制度上墙、代表信息上墙、活动图片上墙,人员配备到位、活动场所到位、办公桌椅到位、学习资料到位、档案整理到位、宣传氛围到位。
二是规范会议程序。换届前夕,我们专门下发了《乡镇人代会程序》等资料,对乡镇人代会的筹备、会议议程、会议日程、选举办法等事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规范乡镇人代会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是规范工作内容。我们要求各乡镇人大每年年初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年度工作计划,年中报送半年工作汇报,年底报送全年工作总结,督促各地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乡镇人大的日常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对部分专项工作,我们还专门开会或发文进行指导,比如换届初,我们专门印发《关于成立人大代表小组有关事项的通知》,就代表小组的划分原则、代表小组的活动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3、活动作保障,不断提高乡镇人大的工作实效
一是邀请乡镇人大负责人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活动。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们对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期间,我们请17个乡镇人大负责人带领部分人大代表到本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及集镇所在地的其他学校开展调查,收集有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这些意见建议汇总后反馈给市政府。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人大监督为契机,对全市各类学校的学生乘车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根据摸底情况拟定了过渡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由教育、交通、交警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逐乡镇、逐学校、逐线路落实了校车调配和安全管理工作。今年6月,随州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在广水召开,广水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各方肯定。
二是市乡两级上下联动开展活动。最近,我们正在对6个市直部门开展工作评议。为使评议活动评出声势、评出实效,我们将17个乡镇人大负责人全部列为评议组成员,同时要求各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对6个被评单位在本乡镇的工作进行同步评议。17个乡镇人大对6个被评单位的意见建议汇总到市人大常委会后,我们进行认真梳理,将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各评议小组的评议意见中。目前,6个被评单位正针对评议意见进行认真整改。
三是具体指导乡镇人大组织的专项活动。除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工作和本乡镇的日常工作外,各乡镇人大每年还组织开展一些各具特色的活动,并邀请市人大常委会派人指导。对此,我们及时指导、及时推广,为促进全市乡镇人大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们在指导乡镇人大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乡镇人大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机构人员不匹配。目前乡镇人大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下面未设人大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乡镇人大主席是党委书记兼任,投入人大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因此乡镇人大的日常工作主要靠人大副主席一个人唱“独角戏”。事实上,很多人大副主席的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去做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乡镇人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
2、经费保障不充分。目前,乡镇人大工作经费大多采取“申报制”,即开展活动之前向书记、乡镇长申报,同意之后再开展活动并全额报销活动费用。尽管乡镇人大工作经费都做到了实报实销,但由于经费没有单列,书记、乡镇长从节约开支的角度出发,对人大活动的支持力度可能大小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人大副主席组织人大活动的积极性。
3、行使职权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决定权难主动。有的乡镇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没有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而是由党委决定或班子成员会议研究之后便由政府实施。二是监督工作难实施。乡镇一级党委政府不分家,政府部门在乡镇一级基本上没有工作机构,这就导致乡镇人大监督无从下手。再加上乡镇人大副主席自己也分管党委政府的一摊子工作,监督起来往往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三是人代会质量难保证。乡镇人代会普遍存在会期“短”、程序“简”、审议发言“散”等问题,少数乡镇的人代会是“认认真真”走过场,影响了人代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代表履职不主动。有些代表把人大代表仅仅看作“荣誉称号”,缺乏代表意识,履职的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主动性不高。有些代表除出席人代会外,较少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很少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也有一些代表主观上愿意履行代表职务,但提出的架桥、修路等建议超出了乡镇的财力范围,很多都难以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履职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些是县市和乡镇自身可以解决的,有些需要省级人大统筹解决。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对以下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1、关于机构编制问题。建议乡镇设立人大办公室,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
2、关于工作经费问题。建议明确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的具体标准,列入乡镇年度财政预算,用于乡镇人大统筹安排代表活动。
3、关于人代会的规范问题。建议省人大出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对乡镇人代会的会议议程、会期、召开时间、会议程序等事项作出明确要求,促使乡镇人代会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
4、关于明晰职权的问题。建议加大乡镇党政分开、政事分开力度,明晰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权,促使三者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职。
5、关于人大活动阵地建设问题。建议代表议事室(代表之家)建设的重点放在乡镇人大阵地建设上,暂不向代表小组推广。主要原因:代表小组这一层次办公用房不足、活动经费不足、代表积极性不足,如果在代表小组中推广代表议事室(代表之家)建设,很多地方可能会流于形式。(广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程开迅)
责任编辑: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