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报告解读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人大代表真心实意当好为民排忧解难的“亲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12-28 10:42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人大代表认真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履职尽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胜似“亲人”,受到群众好评。

当好群众致富“引路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群众信赖的人,黄龙镇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在基层努力当好先进思想的代表、爱岗敬业的代表和带头致富的代表,让群众看有例子,学有榜样,干有示范。如镇人大代表、丁湾村支部负责人孙智芝,在村里带头成立襄阳市富农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带动丁湾村以及周边村的14户村民加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规模达到250多头。据测算,一头公牛育肥一年可收入5000元,一头母牛繁育一年可收入6000元,仅养牛一项,该合作社每年可带动村民增收近150万元。

当好群众心声“传递人”。群众有呼声,代表有回应。一年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当好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信息员,及时准确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有价值的建议和议案,切实加大跟踪督办工作,让群众的呼声得到有效解决。如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而部分村在推进工作中,过度重视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工作,却忽视做好交通要道的衔接工作,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群众反映强烈。为此,襄州区第六届人大代表、黄龙镇文化站站长杨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撰写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忽视安全生产的建议》,引起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督促各镇、村落实整改要求。同时,统筹谋划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后期规划,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美村、惠民。  

当好群众愁盼“倾诉人”。家家都有烦心事、苦恼事,特别是留守老人们,家里遇到大事小情,往往找不到求助的门道。为此,黄龙镇各级人大代表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为重点,用心用情当好他们的“倾诉人”。78岁的王门村一组村民黄凤鸣体弱多病,妻子卧床不能行走,通往他家的自来水管因气温低导致冻坏破裂,导致生活不便。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张运兵在入户走访中听到黄大爷的“诉苦”,自掏腰包上街购买了水管和接头,联系水电工把破损水管修理好,及时解决了老人的心头愁。以此为契机,张运兵迅速组织本代表小组的代表开展全面摸排活动,帮助解决了一批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问题。“我和邻居某某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了隔阂,想请你去帮忙疏导一下。”“好,我这就去说说”……像这样的小事,天天在该镇人大代表的身上发生,他们都耐心倾听,倾力相助,在群众身边默默无闻地付出着真心、真情。

当好群众生活“贴心人”。一年来,该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反映强烈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构建“人大代表+N”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全过程履职模式,确保人大代表在基层调矛盾、解心忧、助发展、惠民生,当好群众“贴心人”,先后为基层群众贴心办实事好事240多件,受到广泛赞誉。(杨涛)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