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宜昌市夷陵区物价局认真贯彻《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
2013年以来,宜昌市夷陵区物价局为认真贯彻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建立“五抓五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的意识,提升了物价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是抓学习宣传,促《条例》执行。局党政领导班子为使《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得到落实,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条例》,并对照检查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出《夷陵区物价局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各科、室、分局、中心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作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公开承诺。把兑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承诺列入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重要内容。
二是抓治庸问责,促作风转变。在抓治庸问责工作中,突出“问题导向”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自己查、大家评、领导点等多种方式,把治庸问责工作引向深入。坚持推行一天一日志、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评议、一季一考核的管理方法,将内部管理“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并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召开座谈会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80份,明查暗访20次,通报批评3人次。
三是抓行风整治,促环境优化。为认真查找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新聘请25名行风监督员,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各乡镇和行业、发放征求意见函和问卷调查表、在《夷陵价格信息网》开辟评议专栏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收集梳理的5大类11个方面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和科室,限时整改。组织专班深入20多家企业开展收费问卷调查,对涉企收费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对社会关注的焦点价格调整邀请主管部门、专家对成本监审结论报告公开评议,邀请新闻媒体全程监督,提高价格调整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
四是抓监管检查,促权益维护。在以清费治乱减负为重点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依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进行年审,共换发《收费许可证》173个,其中备案79个,注销《收费许可证》15个,年审率100%,取消收费项目17项,降低收费标准2大项,19个小项,减轻农民负担近40万元,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8项,减轻企业负担近50万元。对社会反映强烈,大家最关心、最直接的涉农、涉企、教育、燃气、协会、驾驶员培训收费,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价格等开展了专项检查,对个别医疗机构、学校等违规收费进行查处,清退违规收费18万多元,收缴违法所得20多万元,并对其收费行为进行了规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价格法》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行为,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管,提高涉农收费和价格政策的透明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夷陵区物价局通过将涉农收费和价格的清理后,对教育、公安、计生、工商、农业、畜牧、民政、国土资源、房住、司法、广电、电信、邮政、电力、供水等部门主要的涉农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编印成《宜昌市夷陵区主要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手册》和《宜昌市夷陵区主要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表》各5000余套,发到全区各乡镇、村、组。便于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将公示册和公示表中的主要内容、举报电话在公开栏公示和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为切实让农民明明白白地交费,让各涉农收费部门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按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收费,对凡未公示的项目、标准,农民拒缴有理有据。
五是抓制度创新,促效能提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一是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变部分并联为完全并联审批。压缩审批程序和环节,对可有可无的非必备申报资料一律予以减少。对同一项目,原则上在前一审批流程中已经提交并核实的资料在下一审批流程中不需重复提交。二是压缩审批时限。将行政审批事项和业务流程全部实行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行政审批项目,在规定的办理时限内压缩50%以上。(宜昌市夷陵区物价局办公室 王世智)
责任编辑: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