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强化监督职权 积极服务跨越发展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围绕科学发展和依法治区这一根本任务,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对于区委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敏感领域,敢于监督,敢于碰硬。
一、依照法律监督,启动专题询问
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全区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也是我区首次启用这一刚性监督方式。为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区人大狠抓了五个环节:
1、在立项选题上注重针对性。针对全区开工项目多,少数干部在招投标中出现了问题,区委高度关注,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襄州区人大带着责任,义无反顾就这个敏感的话题开展询问。
2、在资料收集上注重全面性。询问前,区人大成立了由区纪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监察局、区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区发改局、区审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执法检查组,根据近年来招投标项目中清理的情况,确定了14个执法检查项目,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执法检查。检查组深入到项目建设单位工地,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搜集了大量的素材,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13次,其中主任会议专题研究6次,一次法律知识培训会,一次执法检查动员会,5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在会务安排上注重广泛性。邀请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专家现场指导,区委书记到场并讲话,特邀区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到会,区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区政府正副区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区人大任命的局长、主任、各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副主席、相关单位的全体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4、在询问问题上注重针对性。会上,10位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分别就10个方面的问题,向区政府10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提出询问,所提的问题不遮遮掩掩,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回答问题的局长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区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作了关于《招标投标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区长代表区政府作表态发言。
5、在推进工作上注重实效性。成立了由35名不同层次的人大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对每位被询问对象的回答现场进行满意度评议,计票结果会后发通报。询问会全程录像,公正、公开、透明。专题询问,问得在理,问得实在,问在了点子上,问到了关键处,增强了人大的监督实效,提升了人大的监督权威,教育了干部,增强了“一府两院”的法律意识、人大意识、监督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促进了区政府和各部门的工作。询问会后,区政府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采取了十多项措施,规范招投标行为。
二、加强预算监督,规范政府理财
加强部门预算审查,督促区财政部门严格编制程序,完善预算编制,并将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部纳入预算,使支出更科学,重点项目安排更合理。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部门预算编制情况,不仅有文字说明,而且附有明细表,全面反映了各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非税收入安排及各部门增减变动情况,部门预算一目了然,做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实现了从程序走向实质的转变。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11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报告,督促区政府对审计查出的4大类47个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规范了财经秩序。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12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涉及问题的37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财务的领导列席会议,现场接受教育。这次报告首次涉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审计调查情况以及滨江滨河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审计调查情况,报告数据翔实,客观公正,原汁原味,体现了区政府勇于接受人大监督的信心和决心。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议,要求区政府要加强预算管理,深化审计监督,抓好问题整改,2014年将听取检察、监察机关案件查处情况和区政府整改工作情况。襄州区人大加强预算监督的做法得到了省、市人大的肯定。
三、开展执法检查,促进法律实施
2013年,襄州区人大组织开展了《招标投标法》、《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预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维护法律尊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10月,组织三个执法检查组对区政府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和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深入到12个镇(街)、26个行政村以及区直8个涉农部门,现场查看了2011年以来的记账凭证,对发现的涉农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乱收费现象、部分涉农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位等问题进行了通报,督促区政府及时整改,使涉农收费项目更透明,惠农资金拨付更及时,各项涉农资金监管更到位。我们还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区政府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的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通过一年来的整改,审议意见中涉及8个方面的问题基本落实到位。如针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区政府投入500万元,新建和改造了5个垃圾转运站,投入20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压缩站,加强了建筑垃圾的管理,组建了碴土运输公司。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
为回应社会对拆迁还建工作的高度关注,襄州区人大组织部分委员、人大代表以及村民代表,对桥南四村一组拆迁学校还建情况进行了调研,使代表们进一步了解新校舍还建情况,消除了被征迁户子女上学的顾虑。2013年4月,针对白河沿岸群众反映的河水污染问题,区人大组织专班开展调研,并赴河南省新野县人大和邓州市人大,向他们递交了关于白河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同两地人大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决定上下游联手,督办解决白河水污染问题。10月,峪山镇部分群众和10多名人大代表反映,峪山镇中心集镇和周边群众近万人饮用自来水主要依靠的淳河水已经严重污染。得知这一情况后,区人大常委会迅速组织区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摸清情况后,及时作出决定,要求区政府尽快解决用水问题。
五、规范人事任免,加强任后监督
襄州区人大常委会严格任免程序,坚持任前考察、任前考法、任前演讲、任职宣誓制度,2013年共依法任命“一府两院”组成人员14人、人大机关委室正副主任3人。坚持述职报告制度,听取了区政府一名副区长和区国土局、城建局、教体局等4位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的述职报告并测评,增强了被任命人员的执政为民意识。
另外,区人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法治城市建设工作、汉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积极为区委出谋献策;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2年度区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扎实开展了“荆楚行”活动,督促区政府改进了工作。(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李倩)
责任编辑:郑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