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九问农产品质量安全
——谷城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确保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谷城县人大“荆楚行”活动方案,近日,湖北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询问会议,这也是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9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向8位政府部门负责人提出了询问,九问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前调研 做足功课 询问会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明带领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超市、集贸市场进行专题检查调研,还到有关乡镇、有关单位听取了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与80多名县乡人大代表、镇村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总的来看,谷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效果明显。全县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09年以来襄阳市对谷城县农产品检测抽检总体合格率达100%。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检测体系不健全,有的大型超市没有自检设备;监管手段不够得力,特别是乡镇农产品监管还有漏洞;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协调配合不够;城区牲猪定点屠宰尚未恢复,给食品安全监管留下隐患;监管检测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询问会前县人大常委会初步拟定了九个方面的询问内容:一问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问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三问农业投入品监管;四问集贸市场农产品监管;五问生猪定点屠宰何时恢复;六问食用农产品加工监管;七问酒店、幼儿园、学校食用农产品监管;八问鲜活水产品质量监管;九问农产品监管检测经费的安排。询问内容初步拟定后,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继续走访座谈选民,实地查看现场,进一步征集问题,确保问到“点子”上。
问在点上 答得到位 询问会上,9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副县长任安强率领的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商务局、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询问。共询问了9个方面16个问题,被询问单位负责人实事求是,坦诚回答。
“目前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得怎么样?主要检验检测手段有哪些?这些问题延伸的经费问题是怎么安排的?是否能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专题询问开始后,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开明打响头炮。
面对连珠炮式的第一问,县农业局局长许安会率先回答。
“目前我县农产品检验体系建设,基本上形成了县有检测站,乡镇有检测点,企业、超市有检测室,以县检测站为龙头的检测体系。县检测站总投资300万元,购置环境检测设备、农药及农产品检测设备、土肥检测设备、种子检测设备、培训设备等87台(套)。各种仪器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特别是茶叶、蔬菜中的有害重金属能够有效检测。谷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核定人员编制7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体系建设,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我县农产品质检站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日常例行抽检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大监管力度。去年,质检站在全县抽检样品640多个,抽样合格率为95%。今年1-10月,抽检样品数量就达到700余个,抽样合格率为97%,可以说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稳步上升。”
“经费问题涉及两块:一块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足额解决人员经费近15万元。一块项目经费,每年解决项目经费15万元,能够保证基本的检测业务。明年争取项目经费翻一番,达到30万元。”县财政局副局长王新宇回答简明扼要。
“请问我县目前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如何?农业‘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情况怎样?”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正丰迫不及待地问。
县农业局局长许安会继续回答:“我县通过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来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目前我县 ‘三品一标’,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产地标识。获证有效‘三品’企业有9个,省级茶叶、水稻标准化示范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4个,‘三品’生产基地面积10.7万亩,全县‘三品’生产年产量达到21.93万吨。今年,县委、县政府把‘三品’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计划,对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通过的单位,由县财政专款给予扶持奖励。”
农业投入品监管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畜牧部门对饲料、兽药残留、“瘦肉精”等问题是如何监管的?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卢光敏问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县畜牧局局长龚文军回答:在饲料监督管理上,我们按照《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要求,严格落实饲料、饲料添加剂准入登记备案制度。所有进入谷城境内销售的饲料,由饲料经销商提供饲料生产厂家的资质,到县监督所登记备案,经审查合格后,方可销售。目前,谷城县县35家饲料经营企业共经销69个饲料品种全部登记备案,并建立了统一的台账,保证了饲料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找。
在兽药监督管理上,依照《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抓好兽药GSP认证工作,形成了兽药GSP经营企业和兽药GSP直营连锁经营的格局。兽药残留检测工作,有需要时送省、市业务部门检测、化验。
在“瘦肉精”监督管理上,筹措5.7万元购买“瘦肉精”快速检测卡4750份,对全县30头以上165家规模养猪场、10头以上48家规模养牛场、30只以上98家规模养羊场进行检测。同时,对外调的猪、牛、羊等动物,按调出数的5%进行检测,没有发现“瘦肉精”等违禁药物。
谷城县有汉江、南河、北河,堰塘、水库也不少,水产养殖发展很快。水利局如何加强“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周颜林追问投入品监管问题。
水利局党组书记刘德传诚恳地回答,水利局做得与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有差距,水利部门没有专业队伍和检测机构,渔政站现在加挂水产局牌子,主要开展了推行标准化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水产品药残抽检工作。目前,全县组织4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养殖,谷城县国营渔场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同时,建设标准塘3000多亩。基本做到了全县水产专业养殖饵料批量送检,湖库禁止投放饵料,水产养殖逐步向自然回归。
据反映,目前城区由于多种原因生猪没有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商务部门对恢复生猪定点屠宰有什么打算?是县人大代表朱正友关心的问题。
商务局副局长张黎明回答,今年4月份,谷城县大鹏肉联厂提出的重新选址建设一座配套齐全的生猪屠宰厂项目,已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同意,县规划局6月份提出了选址规划建议,预计2013年10月重启谷城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
谷城县的农贸市场不够集中,管理难度较大,请问工商部门如何加强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管?县人大代表夏艳华关心市场监管。
县工商局副局长丁颜清回答,保障消费安全,维护市场稳定,是工商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农产品市场监管便捷、有效,一方面在全县11个工商所、2个直属单位配备了农产品快速检测箱13台,每月每台检测农产品8次,3个品种/次,全年共检测4324个批次,检测药水4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行政指导工作力度,运用工商局市场巡查网格化的优势,指导市场开办者及市场内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入市证照查验制度、市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等,确保质量安全。
请问质监部门,你们是怎么对食用农产品加工进行监管的?县人大代表尚安仁提问单刀直入。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晓云回答,质监局在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中 ,狠抓分类监管、标准化生产等工作。一是实行分类、分级监管,督促企业规范生产。食品按品种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企业等级分为A、B、C、D四类。A类企业每年不少于2次现场检查,1次监督抽查;B类企业每年不少于3次现场检查,1次监督抽查;C类企业每年不少于3次现场检查,2次监督抽查;D类企业重点监控,落实退出机制。目前,监管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A类企业5家,B类企业26家,C类监管的小作坊62家,D类4家已取缔。二是狠抓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动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6个。
据了解,谷城县大型酒店和学校对农产品需求很大,监管是否到位?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姚小梅挂心的问题。
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曾祥国回答,2012年4月28日,我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由重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综合执法大队负责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今年,食药监局加大了对小吃店、学校食堂、企业和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宾馆酒楼等餐饮单位的日常监管力度。一是加强经常性监管。在检查餐饮单位人员体检关、食品制作关、餐具消毒关、食品留样关的同时,重点检查餐饮单位农产品原料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储存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使用、食品出入库记录、食品加工销售等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打击餐饮单位使用感官性状异常、掺杂掺假、超过保质期农产品及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畜禽肉品等行为。二是抽样评价。针对进入餐饮环节农产品原料可能存在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化学危害物质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危害因素,今年8月,在全县餐饮服务单位中开展了对食用油、肉类、自制调味料、乳制品、酒类等五大类别的调查与评价抽样工作。分别深入到大、中、小型餐馆,小吃店,学校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共采集12 个餐饮单位食品样品48个批次,其中:食用油10个批次,肉类10个批次,自制调味料10个批次,乳制品4个批次,酒类4个批次,随即送省局检测。
问后整改 郑重承诺 询问后,副县长任安强作了表态发言,对人大监督表示感谢,对下一步工作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重点环节监管,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强化人财物投入,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在监管经费投入上,2013年力争比今年翻一番。通过询问,宣传了农产品法规政策,增强了政府职能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被询问的部门负责人纷纷承诺:以人大询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百姓餐桌安全。
此次专题询问是谷城县人大常委会拓宽监督方式、深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的积极探索。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伟国表示,此次询问会既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也是对政府工作的推动。对于委员、代表们提出的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安排专人继续跟进,进一步理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让市民吃得安心、笑得开心。(谷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卢光敏 邓启友 翟光清)
责任编辑: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