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五 年 磨 一 剑
——当阳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纪实
“‘引巩入城’复线工程作为市政府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施工进度快、规划标准高、建设模式新、管理制度严,体现了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和积极作为”,4月26日,当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体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30余人,对“引巩入城”复线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视察时,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景如是说。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该市连续第五年,跟踪监督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情况。
启动:缘于一次执法检查
时间要追溯到2007年,根据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从2007年3月开始至10月结束,当阳市人大常委会由5名副主任带队,组成5个执法检查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6月17日,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洪带领执法检查小组来到草埠湖镇南湖村,在村民邹永海家里,好客的主人招待他们的不是清凉的土茶,而是一瓶瓶纯净水。原来,门口那口古井,那口给杨洪副主任带来几多儿时回忆的古井,水体已经变绿,味道已经变腥。现在村里的人只能购买桶装水、瓶装水做饮用水。“老杨,住在水乡买水喝,这负担可不轻啊!”村民们如是说。望着眼前的一幕,杨洪副主任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6月27日,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报告中,根据主任会议精神,对市政府贯彻《水污染防治法》的成绩轻轻地一笔带过。而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浓墨重彩地着重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是水污染形势严峻。沮河城区下游5公里处的水质为劣V类,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二是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沮河支流的巩河水库,为城区饮用水源,但这次检查中还发现三座投肥养鱼池。全市8座农村饮用水源水库,大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建设滞后。城区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沮河。四是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突出。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排河道和农田。
在常委会会议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各组成人员和参会的人大代表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最后形成四条审议意见:开展全市饮用水环境现状调查,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对已确定的农村集中饮用水源的水库,禁止投肥养鱼,解除签定的养殖合同;限期撤除城区饮用水源——巩河水库内的养鱼设施,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排污企业污水治理和破坏水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市政府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后,鉴于部分工作落实难度大,提请常委会同意延迟到2008年听取和审议关于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实施:市长的一句庄严承诺
2008年人代会上,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实施“引巩河水入城,安全水进村”项目建设,基本解决城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强有力的专班,加大落实力度。相继制定颁布了《当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爆破拆除了巩河水库三座库汊养殖坝,关闭4家火纸厂、5家不达标造纸企业;督促2家食品企业、1家酒业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投资13557万元,安装“引巩入城”管网和新建供水能力5万吨/日的二水厂,还配套建设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城区污水处理厂。在当年8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上,《<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以全票满意获得通过。
市政府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适时将“安全水进村”工程建设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定了城区向周边镇处供水的“安全水进村”总体方案。2009年,市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计划三年完工,可以使全市60%的人口的饮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成,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安装主管道和进户管网104公里,建加压泵站3座,自来水管网已延伸到3个城区办事处和半月、两河、草埠湖、庙前、王店等5个乡镇,安全饮水惠及全市28万余人。
近年来,随着该市“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快速实施,加之乡镇安全饮水工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该市政府在市人大对全市供水情况调研、形成专题报告的基础上,于2011年筹资5495万元,采用BT模式(建设-移交),适时启动了“引巩入城”复线工程建设,整个项目建设包括管线工程和二水厂改扩建工程两大部分。截至目前,管线工程共安装直径600—1000毫米供水管道24公里,使巩河源水输水能力达到了15万吨/日;二水厂改扩建工程现已完成配水井、絮凝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池、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房、配电间等全部构筑物主体浇筑,部分设备已经进场,今年6月底已通水试运行,从根本上解决管线供水不足的状况。
效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
2011年8月28日,半月镇先锋村村民张某拧开家里的自来水龙头,一股晶莹透亮的清水汩汩而出。这是当阳市“安全水进村”工程建设的一个镜头。“真甜啊”。老人喝下一口从百里外的巩河水库引来的水,高兴地笑了。是啊!这水甜在嘴里,更是甜在心里。晶莹透亮的清水,折射出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也诠释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无限情怀。
为了推动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该市人大常委会五年如一日,一届接着一届干,不达目的誓不休。每年,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纳入监督工作计划,采取视察、检查、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力度,极大地推进了建设进度,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为什么要干这种费时费力却难短期奏效的事,面对社会上少数人的不理解?一名常委会领导深情地说:“水为生命之源,饮水安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这样的民心工程不办好,怎么向代表交代,怎么向人民交代!”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在该市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呼吁下,该市市、镇、村三级共投入资金6300多万元,其中国家扶持4600万元,省、市级配套1100万元,群众自发筹资600万元,建设饮水安全工程56处,解决了近30万沮河儿女的饮水安全问题。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该市一名新一届常委会组成人员幽默地讲到,“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虽然告一段落,但由于战线长、跨度大,巡护和管理难度增加,加上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压力大,市政府及供水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人大常委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这些民生难题,坚决做到改水不息,监督不止”。(当阳市人大办公室 李 江)
责任编辑:金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