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有效途径
审议是人大常委会重要监督形式之一,审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大常委会决定、决议的科学与合理,影响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甚至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因此,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早”入手。
早定议题,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早定议题,有利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早对议题进行研究,提前学习议题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早定议题,能够增加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时间,保证调查深入、彻底、全面、真实。
议题确定以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可以在其工作和生活接触的人群中进行调查,可以细心地观察人们对议题所涉及问题的议论和看法,可以长时间的、广泛性的收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把群众的意愿带到大常委会会议上。在实践中,很多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初都会确定审议议题,这种做法很好,值得坚持和提倡。
早期学法,学有所指胸有成竹
会前学法,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外行”变为“内行”,在审议时由“看热闹”变为“看门道”,对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举足轻重。
会前学法可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一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针对审议议题,邀请法律专家学者给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讲课。二是集中学习法律文本。在人大常委会会议正式召开之前,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原原本本地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发放学习资料鼓励自学。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应提早向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发放有关的法律法规资料,鼓励他们认真进行学习。
早行调查,掌握实情找准症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发言才能言之有物,才能抓住问题本质,才能保证审议质量。会前调查可以采取集中组织和单个调查两种方式。
集中调查包括由人大常委会或相关委室组织调查组调查,采取深入实地明察暗访、随机抽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情况,集中意见建议,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单个调查就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审议议题,在自己工作和生活圈子里就近进行调查,听取周围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也可以单独进行持证视察或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审议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使人大常委会审议决议更加科学、可行。
总之,做好“三早”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做好“三早”的同时,会中审议、审议表决和跟踪督办同样不可忽视。(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 杨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