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通道 >> 文章详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水资源环境监督
荆门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市境内虽然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水库、塘堰星罗棋布,但水资源并不丰富,其总量按亩均仅为全省的53%,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而且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近几年来,我们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省人大环资委的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针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监督、依法履职,较好地促进了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水环境保护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执法检查为着力点,促进了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长,市域各类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近几年来,我们都把审议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议题,开展执法检查,有力促进了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改善。
去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市域内部分水体、漳河周边的荆漳化工、洋丰佳源等企业和烂泥冲水库网箱养殖、竹皮河沿线的重点排污企业以及四干渠城区段的水环境情况,摸清了全市水体污染状况。检查中发现,城区饮用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目前总干渠堤边有荆漳化工、洋丰佳源、中天荆化三家化工企业,一旦出现泄漏事故或者自然灾害,尤其是荆漳化工生产的有毒物品甲醛,流入总干渠后,将严重危及城区几十万人民生命安全。总干渠边上烂泥冲水库的网箱养殖,由于投入化肥,对水体也造成了污染,常委会在审议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切实解决荆门城区饮水安全隐患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尽快制定方案,将荆漳化工予以关闭,对洋丰佳源、中天荆化企业要拿出搬迁方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予以搬迁。对烂泥冲水库的网箱养殖要坚决予以拆除。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了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制定了整改搬迁方案,目前荆漳化工已停产,着手评估核算和新厂的造址,有望今年10月彻底搬迁。烂泥冲水库网箱已于今年7月全部彻底的予以拆除。
竹皮河是我市流入汉江的一条主要支流,被列为全省“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近几年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竹皮河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强化点源治理。进一步深化竹皮河沿岸14家重点排污大户污水治理工作,确保竹皮河水质安全。二是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市环保局已在竹皮河沿岸8家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装置,全天候掌握各企业污水排放动态,实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监管。尽管如此,但我们在执法检查中仍然发现,竹皮河沿线的一些工业企业仍在不停的向河内排放污水,荆东磷肥、鄂中化工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经常排入竹皮河。这些污水对沿河下游农民的农田、人畜饮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牌楼镇8个村、28个小组、1620户的安全饮水及11000亩农田灌溉受到严重危害,受灾面积1586多亩,水稻基本绝收的农户达40多户。常委会在审议中提出了要综合整治竹皮河,对竹皮河周边排污企业要实行严格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确保企业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的意见,市政府认真研究,将竹皮河的治理纳入了市政府2008年度为民办事的十大实事之一,印发了《竹皮河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确定分两年实施7项治理工程。今年将完成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扩建、生态补水、江山水库生态治理以及月牙岛至江山水库河道综合整治等5项工程,目前这些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二、以办理议案为切入点,加强了水资源的保护
以办理议案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是我们与时俱进抓监督的一个特点,近几年来,我们围绕人代会上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漳河水源保护》的议案,跟踪督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漳河水是荆门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每年不仅为城区提供饮用水8000多万吨,还提供工业用水6000多万吨,由于库区周边煤炭开采、旅游开发业的兴起,加上乱采滥伐,以及工业项目的兴建,使得漳河水库面临严重的环境威胁。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漳河水源保护》的议案。为了使议案很好的落到实处,常委会不仅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实地,现场督办,我们还以环保世纪行活动为契机,把为保护漳河鼓与呼作为环保世纪行的重中之重,组织新闻采访团大势宣传、大造舆论,对漳河水库污染的问题采写了题为《冷眼惊看漳河》、《谁在污染漳河》、《趋利害苦漳河》、《体制不管漳河》、《法度守护漳河》、《利在千秋的义举》、《各司其职保漳河》等系列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市政府专门召开整治漳河的专题会议,组织专班对水库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漳河库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目前,工业污染整治工作进展顺利,金龙酒业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食用酒精生产线、洞沟纤维板厂年产8000m3的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均已关停。湖北洋丰集团佳源分公司结合技改工程,投资350多万元建设的清污分流闭路循环的废水处理装置,已建成运行。生活污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马河镇取缔了水库边的垃圾处理场,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得资源有限公司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通过验收,库边的避暑山庄、锦绣山庄、漳河宾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已进一步完善,做到了达标排放。客货运船及码头整治进展顺利,5个临时停靠点配备了防污油桶和垃圾桶,68条银鱼捕捞船和49条机动渔船均配备了托油盘和垃圾桶,漳河镇装卸公司煤码头防流失的整治工程已完成。筑坝拦汊整治工作基本结束,对库区64处筑坝拦汊情况进行了分类处理,依法强制拆除了3处新增的筑坝和渔池。库边乱建山庄、餐馆的现象得到了较好遏制,库区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漳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确保了漳河青山常青,库水常绿。
三、以解决民声为落脚点,推进了水环境的改善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村水库投肥养殖污染愈演愈烈,全市556座大中小型水库有一半被投肥养殖,95%的水库水质超过国家地表水II标准,有少数水库水质已降到IV类,不少库区群众守着水库无水吃,苦不堪言,我们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声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摸清了全市水体污染状况,认为,水污染形势严峻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加快经济建设与依法保护水资源环境的关系,没有牢固树立好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严格依法办事。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报告后,作出了关于《认真贯彻〈水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决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环保世纪行活动中,对水库投肥污染问题连续进行采访报道,写出了《难道鱼命大于人命》等文章,引起起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制止水库污染蔓延这一严峻问题,决定以全市200多座水库投肥养殖污染整治为切入点,对58座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污染特别严重急需恢复水体正常功能的水库列入了禁止投肥养鱼的范围,经过整治,遏制了农村水库投肥养殖的污染势头。全市相当一部分水库收回了承包经营权,水质在逐渐恢复。如京山吴岭水库,从2003年起承包给外来客商搞养殖,当年承租商就向水库投入化肥、鸡粪等7000多吨,使一湖清澈的净水变成了黑水、臭水,环保世纪行活动曝光后,承租商仍然我行我素,继续投肥,使水质变成了劣三类,次年环保世纪行又跟踪曝光后,引起了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协调会、督办会,督促水库管理处与承租商解除养殖合同。如今水库变美了,水质变清了。
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全市共有119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我们以关注和解决民生为落脚点,跟踪监督不放松,促进了一些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地处京山县的永隆河,是永隆、杨丰两个集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年供水量为90万吨,服务人口近10万人,该河以前曾是一条美丽的生命河,河水清澈见底,舀一瓢就可以喝,如今这条河被披上了黑色的外衣,河水发臭,散发出异味。从环保世纪行活动中调查的情况看,农村畜禽养殖是造成永隆河污染的重要原因,整个流域有大小养殖场近40个,养殖污水达20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此外,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也在侵蚀着永隆河,整个流域16万多人的生活污水直排河中,致使该河仅生活污水年纳入量就高达360万吨,加之该流域内大小企业10多个,每年直接间接排入的工业废水达3万余吨,废水中含磷、氨、氟等污染物。永隆河事关近十万群众的饮水安全,治理已迫在眉睫,我们把永隆河的污染情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报道后,引起了京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治理永隆河作为今年的“十件大事”之一,把解决永隆人民安全饮水问题列入了一号议案,并纳入了国家安全饮水项目,确定了“引石龙水库水”的改水方案,并已动工实施。在连续几年的环保世纪行活动中,我们对这个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如今引水管道已铺设完毕,卫生安全的水已连到了农户的家中。永隆河周边群众无限感慨的说,十几年的期盼、十几年的等待,今朝得以实现,各级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