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其他报道 >> 文章详情

《中国人大》杂志|宜昌:书写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民主答卷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时间:2023-06-19 21:25   [收藏] [打印] [关闭]

“我经常参加保护长江的环保公益活动,比如我在六泉湖社区参加过智慧长江科学普及活动,了解保护江豚的知识,在长江边和姐姐参加过夷陵中学微光志愿服务队活动。通过对长江水进行检测对比,我发现长江的水质越来越好了!”

“长江是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我很荣幸能生长在长江边,见证江边的美丽风光,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江边鲜花盛开,成为人们饭后健身的场所。爸爸妈妈带我去江边散步时,会顺手捡起看到的垃圾,为保护长江献出一份力。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美!”

5月8日,在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正在上生态实践课的两位小学生杨宸泷和黄晏灿开心地向《中国人大》记者讲述他们热爱长江、保护长江的真挚情感。

在“五十里滨江五十景”的宜昌滨江沿线,最美一景是猇亭灯塔广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灰黑色调的砂石码头和货运堆场,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山水长歌、江语翠滩”的网红打卡地。

猇亭,三国“猇亭之战”的发生地,也是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亲临宜昌的首站之地。5年来,猇亭区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保护修复辖区生态环境、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政治责任,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勇当护江哨兵,为猇亭蝶变贡献人大力量。

猇亭灯塔广场的变化离不开人大代表议案的推动。2019年,廖黎明等12名猇亭区人大代表反映百姓呼声,联名提出“关于全面加快长江猇亭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廊道的议案”。该议案被作为年度重点议案转交办理,开启了全区治理非法码头、复绿长江岸线的新篇章。区人大常委会紧盯议案落实跟踪督办,推动取缔非法码头6座、关闭砂场5家,助力建成宜昌长江大保护公园、织布街江滩等一批岸线修复工程。

为推动岸线修复串珠成链、提档升级,在宜昌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来自猇亭的16名宜昌市人大代表又联名提出“关于加强长江岸线宜昌城区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长廊的议案”。交办之后,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长江岸线宜昌城区段生态修复打造特色滨江长廊工作方案》并加快实施。仅三年时间,从宜昌主城至猇亭的25公里长江岸线旧貌换新颜,昔日伤痕累累的长江岸线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带领学生上生态实践课的猇亭区人大代表、猇亭区实验小学校长李晓菊告诉记者,有过转型升级的阵痛和喜悦,猇亭市民更加珍惜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形成了保护长江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在宜昌市点军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正在发生。“您提出的长岭河水域治理的建议,我们及时采取了举措,今年底‘引清入宜’一期工程将通水,水质完全可以实现净化。”近日,在宜昌市点军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2023年一季度代表活动上,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走进人大代表联系点,向人大代表介绍意见建议办理情况,面对面回应民生关切。

据了解,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固定每月5号为代表接待日,被群众亲切称为“5号见”。在常态化开展“5号见”活动基础上,区人大深化拓展了“局长进‘点’”、“点单送法”、“站点问政”、“代表早餐会”等活动,组织“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进“点”听取意见、反馈意见建议办理进展,趟出为民解忧“新路子”。

如今,点军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履职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在点军街道五龙社区建成集“引导实践、做实载体、创新形式、辐射带动、展示成效、打造品牌”等功能于一体的点军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并以23个人大代表联系点为阵地,形成“1+N”履职平台体系,同时选树120个“代表中心户”,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载体。

点军区、猇亭区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探索正是宜昌市各级人大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缩影。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斌告诉记者,2022年召开的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确定了宜昌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的目标。2023年4月23日至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现场推进会,对全市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挥人大作用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后,宜昌市各级人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民主力量,在基层人大工作中拓展民主实现形式,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力的品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宜昌人大实践进入形成体系、整体推进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