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其他报道 >> 文章详情
《中国人大》杂志|湖北:幸福生活共缔造 人大履职显担当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中国人大》杂志2023年第10期刊发《湖北:幸福生活共缔造 人大履职显担当》一文,现予以转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2022年9月,湖北在全省启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汇聚最大治理合力,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以“抓共同缔造就是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荆楚实践”的政治站位,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依法履职尽责,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围绕中心 党旗引领方向
党委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力量就要汇聚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4月19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部署会。这是继2022年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意见》后,省人大常委会对湖北省代表行动的再总结、再动员、再部署。
建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将代表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常委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安排,与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落实“一要点三计划”、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建设“四个机关”等有机结合起来,一体推进、融合促进。
抓方式,突出活动特色。以代表小组为活动基本单元,组织全省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行动,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结合代表意愿和职业专长,进一步优化代表小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编入代表小组参加活动。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走村入户、到家进站进点、村湾夜话等多种方式,以及场院会、楼栋议事室等载体,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实现“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促结合,提升活动实效。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代表行动深度融合,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发现问题、找准原因,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突出问题整改。通过代表行动,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和人大立法、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代表行动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的实效。对属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列出问题清单,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依法跟踪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见效。对属于制度供给不到位的,积极探索开展地方立法。
“开展代表行动,聚力共同缔造,对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表示。
聚焦“小事” 解决急难愁盼
“村里的共享账户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庙坪村80岁的老人张汉坤笑容满面,“娃子们把钱打到村里的共享账户上,我用钱的时候村干部就给我送过来,还帮我解决生活困难,现在娃子们也不担心我一人在家没人管了。”
农村独居老人赡养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今年代表行动开展以来,人大代表们在走访中发现,农村老年人群体大、日常缺乏照料的问题比较突出。
怎么既方便外出务工子女积极履行赡养义务,又能切实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在代表们的智慧碰撞中,建立赡养费共享账户的点子应时而生。群众有需求、代表出主意、村“两委”来落实。随后,《刘洞镇庙坪村共享账户工作章程》出台,对赡养费共享账户的加入、资金监管和发放等流程逐一作了明确和规范。为提高子女赡养积极性,庙坪村还推出了按照老人子女打入赡养费共享账户金额3%的比例进行配套补助的奖补措施,赡养费共享账户随即在庙坪村率先付诸实施。
“这个办法好,之前大小事只能靠自己,如今村里代管钱还代管事,村干部靠得住,子女打钱更及时,我自己也觉得方便又安全,就算是一个人住也不担心。”老人田堂芝高兴地说。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鲜活事例不只在刘洞镇发生。代表行动开展以来,湖北省各级人大组织代表扎实下沉、靠前走访,悉心捕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从关爱弱势群体、整治人居环境等“身边事”着手,着力破解民生难题。
咸宁市崇阳县油市村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定点帮扶村。2022年,在油市村召开的“湾子夜话”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参加夜话的3名县镇人大代表、省人大驻崇阳县挂职干部和驻油市村工作队将村民们的意见原汁原味记录了下来。走村入户收集意见、挨家挨户上门拜访、多次召开协商会,最终“共同缔造要先从整治村湾人居环境入手”成为村民们的一致意见。
决策共谋凝聚民智,激发共同缔造内生动力。不到1个月的时间,村湾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明净、路旁绿植修剪如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来这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好评不断,油市村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代表行动提供了示范样板。
调动代表 发挥榜样力量
“五四三二一,上链接!”深夜两点,位于大别山深处的黄冈市罗田县燕窝湾村,早已陷入寂静。而在村庄北边的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连接着外面世界的直播间还灯火通明。主播“谷哥”徐志新仍在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农产品。
徐志新既是湖北省人大代表,也是燕窝湾村第一书记,还是抖音电商助农达人。“做电商,最初的想法是想帮本村滞销的农产品找条销路。”徐志新说。在这座三面环山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守着徐志新的直播。村民经常背着箩筐、挑着扁担,拿着自家地里收的农产品,来直播间找“谷哥”帮忙带货。从2021年开播到现在,他最多能在一场直播卖出上百万的农产品,除了湖北各县市的土特产,还有来自河南、安徽等大别山地区,以及云贵川地区的100多种产品。当地还成立专门的打包队,带动村民上岗增收。
这也正是湖北省五级人大代表投身“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立足本职岗位,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缩影。
在武汉,44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三进”活动,进企业纾困解难促发展、进社区利民惠民促和谐、进村破解短板促振兴。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多领域彰显。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帮扶重点企业20家,对收集到的营商环境问题,采取“清单式”交办、“销号式”督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民生实事办理方面,围绕民生热点问题进行督办落实,交出一份份有温度的“答卷”。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通过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在宜昌市,87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聚焦主责下沉实践、全链条听民声,走进平台共同缔造、全方位聚民智,数字赋能云上联系、全天候暖民心,争做践行初心、依法履职、建功立业的表率。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的“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边界行’”活动中,人大代表聚焦饮水安全、住房保障等短板弱项,走访榔坪镇、渔峡口镇18个边界村15162户47389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75件,梳理形成意见建议133件,按规定转交政府后得到及时处理。在点军区艾家镇,59名各级人大代表按照选区,融合到“廿长”工作岗位中,包保联系20个左右农户。每名“廿长”建立1个包联微信群,实时对所服务村民的意见建议进行搜集、处置和反馈。
在荆州市,人大代表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集中督办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宣传员、信息员、勤务员、协调员、监督员”的“五员”作用,推动代表行动深入开展、实效提升。
“全省开展代表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五级人大代表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发现问题、找准原因,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整改。引导广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来,推动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走深走实。”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胡金国表示。
用好阵地 广聚民意民智
代表联络站等家站点是人大代表参与“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重要载体、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汇集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发挥代表作用、推动代表行动走深走实的重要阵地。
湖北省进一步规范代表家站点建设,不断探索建设的模式路径和代表发挥作用的方法,组织代表进站常态化接待选民、交流履职经验、报告履职情况。推动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工委基层联系点等有机融合,构建线上便捷沟通、监督无缝对接、信息实时交互的信息平台,提升民主效能。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用好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这块“金字招牌”,不断拓展延伸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触角”,“襄阳号”国家立法直通车为多部法律的制定贡献了智慧。在党的二十大前夕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襄阳市地方立法成果作为全国设区市的唯一代表进行了集中展示。襄州区人大常委会以“党建+”为主线,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联系人大代表,探索出“四个五”工作法,提升为民办实事的实效。
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以龙泉代表小组为试点,对标“荆门示范、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率先将龙泉代表小组建设成为荆门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示范基地。通过接待选民、与选民开展民主协商、走访联系选民、选民参观基地、代表在线访谈等多种方式,让群众找得到代表、反映得了情况,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跑出民意“直通车”加速度。
下一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为推动湖北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