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张如锋:仁心馈乡梓 履职促发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6-06 15:38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55岁的张如锋,是一名退伍军人,是建始县红岩寺镇里三坦村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建始县十九届人大代表。他用心倾听人民呼声,用情回应人民期待,用行动兑现真正诺言,积极为村民收益、集体发展建言献策。

抓产业 促发展 增动力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让村庄美起来,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深知,农民要想富,就要走好产业发展路。面对村集体经济空白、村民无支柱产业这一首要难题,张如锋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们村能不能种植猕猴桃?”

“没问题!”

当年,张如锋主动请来华中农业大学猕猴桃教授和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进村考察,得到了可以种植猕猴桃的肯定答复。

怎么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张如锋话语坚定。

就这样,张如锋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流转土地40亩,在镇经济发展办和华农教授的指导下,建起村里第一块集体经济“自留地”。

“起初发展产业难度很大。受传统观念影响,村民小农意识特别强。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他真是钻天打洞学技术。只要华农教授来,或镇里举办猕猴桃技术培训班,张如锋总是和村里干部组团来学习。”该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回忆说。

草帽一戴,胶靴一穿,张如锋下田一干就是一整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渐渐地,村民开始跟着张如锋一起学种猕猴桃。截至目前全村共计种植猕猴桃158亩。

张如锋深知,种植猕猴桃少则3年、多则5年才有收益,期间如何充分利用土地?他与药材商取得联系,采取长短结合方式,在猕猴桃林下套种独活、玄参等当年可获收益的药材。

“你看,今年我们村40亩村集体猕猴桃林里硕果满枝,药材长势喜人。前不久,村里又流转了180亩土地,准备下半年发展猕猴桃和药材。”村集体经济第一年迎来收益,张如锋喜不自禁。

补短板 强基础 谋振兴

张如锋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期间,摆在他面前的“硬骨头”不仅仅只有基础设施薄弱一个问题,还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繁重任务。为此,他时刻牢记吃苦耐劳的军人品格,只要是对村民有益的事,哪怕是几十块钱、几块钱的小事,他都要尽力把它争取!截至目前,他带领村民累计硬化路面4.5公里,新建集中饮水4处,铺设管网7公里,新建文化活动广场及公厕各1处,对卫生室进行了修缮,实现了组组通动力电,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33户,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美化亮化村庄,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张如锋积极争取驻村工作队统筹帮扶资金15万余元,在4组村级公路上安装了41盏路灯,照亮了村民们回家的路。

“下一步,我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加强村里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梦。”谈及未来,张如锋信心满满。(通讯员:周小兰 刘佳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