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舒元平:当好群众代言人 争做发展排头兵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5-30 10:58   [收藏] [打印] [关闭]

初见舒元平,黑瘦的个子,平凡的样貌,很难把他与一个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人大代表联系起来。他种过菜,当过搬运工人,还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年来,他以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带领全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赢得全体村民的信任和赞誉。从2003年起,已连续五届被大家选举为应城市人大代表。

强学习,努力提升能力水平

历经多年摸爬滚打,仅有初中学历的舒元平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要想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必须加强学习。

为弥补知识不足,他重拾课本,如饥似渴地肯读,自学完中央电大设施农业专业课程,实现了从初中生向大专生的转变,成为应城市第一批拥有“高学历”的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政治上的成熟可靠来自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担任村支部书记以后,他带头参加并组织好村党支部各项活动,积极参加上级各类培训,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读原著学原文,不断提升个人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当选人大代表后,为更好地履职,他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级人大举办的培训班、经验交流会。除向书本学习外,他还虚心向群众、领导和身边同事学习,注重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全方位学习,他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升,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履行代表职务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强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近年来,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等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代表行动”活动,每项活动前舒元平都认真学习领会其核心要求,把握工作要点,围绕活动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参加活动,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

争当群众引路人。他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行好代表职务的基本功,把走访村民、听取意见作为日常工作抓实抓好。在调研走访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人大制度、法律法规,让村民近距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20多年来,他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用了近百本,摞起来有一米多高,笔记字里行间详细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劳力、经营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为了方便与村民互动,近年来他还注重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及时在群中发布各种最新资讯、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最新政策,向村内外务工经商的村民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发布介绍村里的大事小事,即使遇到上户口、办社保和医保、孩子上学等方面的需求,也总能通过这条“快速通道”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争当群众代言人。为了更好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来自基层一线了解农村情况的优势,按时参加市人大各种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认真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高度负责地履行好代表职责。20余年来,通过深入调研,他先后提出了30多条代表议案建议,特别是“村民吃水难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帮扶问题、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建议,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得到办理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他还注重做到把把人大代表职务和村支部书记工作有机结合,利用每次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支部主题日等活动,及时与大家交流村集体发展与建设工作的设想,认真倾听村民建议和诉求,汇集民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争当群众贴心人。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多年来调解纠纷不计其数,小到顺手摘菜引发矛盾、共用田梗起争执,大到土地流转、改制失业纠纷等,他都尽心尽情用力协调解决。陡河村地处省石膏矿四分矿矿区,2004年该矿区改制,靠矿吃矿几十年的300多个村民面临下岗,曾让人羡慕的“矿中村”一夜之间成了“散乱怨”的后进村,村集体经济从赢利200多万元变成亏损20多万元。面对复杂困局,舒元平配合上级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有关政策,协调处理下岗职工补偿和再就业等问题,经过3个多月不懈努力,成功化解了因改制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村民王丽涛因病返贫掏空了家底,舒元平主动上门为其办理大病医保和低保户手续,还把村里的公益岗位给了他。疫情隔离期间,50多岁的残疾人夫妇舒慧文、盖友珍家里两头牛、500多只鸡无人喂养,舒元平带着“两委”成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帮着投放饲料,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强宗旨,一心为民促进发展

担任市人大代表和村支部书记以来,舒元平时刻不忘村民嘱托,把全部心血投入村级事业发展,并为之不懈努力、积极作为。

建立科学治理体系。他创建“一规双网”村级治理体系,维护村级良好人居环境。一规即《村规民约》进湾入户,用制度规范促大家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双网即党建服务网、智慧服务网,组织全村48个党员每人包保5—6户,全面负责基层党建、环境治理、小康达标等工作;智慧服务网以建立“办事指南”为主,张贴流程方便村民办事,建立起人大代表监督,网格员、巡逻员、协调员进行服务调度的监督工作机制。

美化优化乡村环境。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方筹资47万元,硬化通村(湾)道路8.7公里,解决断头路、泥浆路、摇摆路痼疾,方便了村民出行。四矿区因破产清算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他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及时封存遗留设施,避免遗留物外泄;修建垃圾处理厂,集中填埋生产生活垃圾;开挖引污渠进行分流,对含盐份较重的青石膏进行循环利用,不仅治理了环境,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村里原有一处近百亩的乱石荒岗地闲置,舒元平将此辟为公墓,得到村民一致好评。针对村中近半农田地处岗岭,零星分散且不便耕作,多年来困扰农户增产增收的问题,他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力以赴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改造高标准农田600多亩,每年为农户增产粮食20多万斤。他还筹措资金近百万元开挖当家塘,建设梯级提水补水设施,修建引水沟渠和提水泵站,极大地提升了全村农田灌溉能力。

发展壮大村级经济。2022年12月,总投资4.5亿元的孝感优泰能源光伏电站落户陡河村,舒元平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全力服务项目建设。该项目负责人陈哲说:“工程开工以来,舒书记经常到现场了解进度,帮我们解决实际难题,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今年初,陡河村与项目方又签订了光伏二期土地流转协议,村民增收有了稳定渠道。多年来,他带领村干部组织劳务输出,安置富余劳动力,大力招商引资,盘活村办膏粉厂,多方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鼓励村里能人办规模化养殖场,让村民想挣钱、能挣钱、会挣钱的梦想成为现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十多年来,舒元平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坚守,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一心为民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如今,陡河村由乱相丛生的后进村,蝶变成民风淳、家风正、村风清的省市级文明村,村集体经济从负债20多万元到赢利50多万元。多重荣誉接踪而至:省优秀村支部书记、省劳模;孝感市五星村支部书记、“五一”劳动奖章;应城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抗洪救灾个人三等功、优秀村干部、年度先进个人……

面对荣誉,舒元平坦言:“我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该做的事,荣誉代表过去,今后还要继续发挥代表作用,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努力绘就陡河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应城市人大办公室 李秀杰)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