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王波林:“猪”联璧合只为飞得更高
猪睡单间、住楼房、乘电梯?
猪办“身份证”?
猪也享受24小时直饮水、冷暖空调?
......
一提到养猪场,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又脏又臭,可是走进枝江市人大代表王波林的养猪场却是另一番景象:仔猪保育舍、妊娠母猪舍、产仔房等分布合理、干净整洁。饮水、投料、保温、防暑、粪尿处理等设施齐全、配套完善。这里是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产的猪肉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科技和生态“珠联璧合”让“飞猪上天”的故事在这里演绎着。
坚守一份热爱
初心不改,坚守一份热爱”“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这是王波林对自己创业之路的总结。
2013年他和朋友回到家乡,创办枝江市宜合众畜牧有限公司,从500头母猪起步,到现在每年60000头出栏猪,成绩斐然。现如今宜合众畜牧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总资产规模超亿元,年产值1.5亿元的宜昌片区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
原本以为自己是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科班出身,养猪应该顺风顺水,但公司却分别在2014年和2019年因动物疫情损失惨重。咬牙坚持的他即使在资金最为紧张、外部环境最为恶劣的情况下,仍然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生猪养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他考察了国内先进的猪场设计方案,2019年贷款1000多万元建成一座每层层高4.8米的智慧化养猪场,整个养猪场配备了智能饲养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数字化平台,实现养猪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转变。同时他的养猪场采用“沼气+曝气+农田利用”的循环养殖模式,打破养猪场臭气熏天、粪污横流的旧印象,用干净整洁的环境养干净肥美的猪。
传递一份爱心
王波林是从百里洲镇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少时求学艰辛,深知读书不易。在手里的资金稍微宽裕后,他开始热心助学。每年秋季开学时,他都为问安镇昙华寺村和百里洲镇新闸村各赞助一万元,奖励家乡学子金榜题名,帮助贫困学子圆梦校园。他关心着周边的贫困农户,每年春节前夕,都为村里的困难农户送上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在村里铺路资金不足时,他又慷慨捐款2万元。
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作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他创办的枝江市江园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都义务为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连续坚持近10年,带领着附近百姓攻坚克难走上致富路。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枝江。疫情初期,王波林养猪场所在的问安镇卫生院防疫物资紧缺,他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因养猪场长期需要防疫物资,他有自己的购货渠道,通过各种办法,他弄到一大批口罩和防护服,但当时交通中断,防疫物资如何运回又成了大问题,最后他冒着感染风险,自己开私家车去运防疫物资,在辗转几百公里后为问安镇卫生院解了燃眉之急。随着疫情的持续胶着,他又陆陆续续捐赠了6万多元物资和1万元现金。
担起一份责任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王波林说:“人大代表既要为老百姓多做事,也要为老百姓多说话。”
他执着于身边的小事。当发现村内自来水管破裂,水流漫灌形成积水坑,行人无法通行时,他立即向村委会反映,在现场等待维修人员到来,一小时内协助工作人员将水管修复,确保居民正常通行。在高标准农田整治现场,他发现机耕道与农田之间的高差较大,农机下田不方便,一旦碰上雨天,泥泞难行,还存在安全隐患。他迅速向镇人大反映,列举不便之处,并提出解决措施,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解决长期存在的农机下田难问题。
他致力于生猪产业的发展。在生猪价格低迷,疫情影响,养殖户断料、弃养现象频出的时候,他提出“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建议”,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生猪期货,加强疫病防控,让科技为生猪养殖插上翅膀,使枝江生猪养殖水平走到全国前列,成为生猪养殖强市。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枝江生猪稳产保供起到积极作用。
去年,问安镇人大鉴于王波林的带头和带动作用,动员他牵头组建了该镇畜禽产业专业代表联络站,网络与畜禽产业相关的各级人大代表17名,定期研讨行业发展现状,组织开展技术观摩和培训,目前已开展6次活动,帮助养殖户解决了一大批技术服务、销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王波林表示,今后他既要养好猪,也要当好代表,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通讯员:姜云 李佳惠)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