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黄维华:凝心聚力共同缔造 “信访村”变身“幸福村”
近日,远安县鸣凤镇开展了一次“群众幸福指数”社会调查,双利村排名靠前。
放在前几年,双利村可不会有这样的成绩。
双利村地处县城城郊,是典型的“城中村”。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园区扩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多,征地拆迁越来越多,矛盾也越积越多。干部找群众谈事儿,许多人张口就是“拿钱来”。部分村民动不动就到镇里、县里上访。双利村成为全县挂号的“信访大村”。
黄维华2016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2018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之初,黄维华就将化解积压矛盾、改善干群关系、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虽下了很大气力,但收效不大。
2022年,省市人大组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和“三在三争”代表行动,让黄维华找到了抓手,平添了工作的动力。她说:作为人大代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责无旁贷,要发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找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突破口,就一定能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取得成效。
黄维华与村民一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塔岗片区住着30户、101人,由于地势比其他地方高,水压不够,经常停水,有时一天停三、四次。黄维华运用扶持政策向上争取到“一事一议”资金15万元,帮助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为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她改变过去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的做法,把所有户主召集起来召开屋场会。她说:“政府拿钱帮我们解决问题,但吃水终究还是大家自己的事儿,应该有力使力、共建共享。”通过多次屋场会,多数村民踊跃支持,愿意投工投劳、无偿让出施工用地。对两户不支持的户主,黄维华多次上门,并发动其家庭成员做通工作。真心和诚心打动了村民,不到一个月,塔岗片区自来水管道改造顺利完成,多年吃水难问题得以解决,村民们拍手称快。
“共同缔造”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让黄维华的工作信心大增,她决定采取同样方法,解决垄上(小地名)70亩基本农田机耕道修建问题。她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以代表身份向县人大提出代表建议,落实了资金,并动员群众“大家受益的事儿大家办”,解决了土地占用问题,还共同商定了工程质量监管方案。不到一个月,一条1600米长的机耕道修建完成,村民通过投工投劳方式还节省8万元建设资金。
两件事儿做下来,村民们认为黄维华作为人大代表能够真正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为大家说话,作为村书记办事公正、作风扎实,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黄维华与村民一起“拆违”
推进“共同缔造”,重在发挥各方面力量。黄维华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为此,她先在全村推行“党员工作积分制”,发动党员带头参与改善环境。安泰小区有600多平方米的“清违”任务,涉及10户村民,她先后发动敖志秀等一批老党员带头做通亲属的工作,主动拆违,推动整个小区“清违”工作很快完成。
同时,黄维华还在全村创新开展“靓家园积分制”活动,充分发挥村道德理事会作用,对每个家庭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打分测评,每月两次将检查评分公示并给予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年终评出“最干净户”。通过积分制,全村群众踊跃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此基础上,她组织大家开展的 “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也取得显著成效。在塔岗片区,她与村民们共同协商,将公共区域的道路、绿化带保洁工作责任分到住户,实行积分奖励。通过共商共管,塔岗片区由昔日的“乱山岗”变成了今日的“靓山岗”,“美丽乡村”已现雏形。
双利村共同缔造屋场会召开
多年以来,黄维华牢记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认真履职,为民代言。她长年联系、走访村域内38家企业,为企业搞好服务,同时也全心全意为村民共同致富提供帮助,成功争取湖北岭上人家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与双利村共建30亩腊菜种植基地,帮助14户村民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联系远安爱媛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土地50多亩,帮助17户村民增收;还先后帮助村民在本地企业就业40余人次,实现了稳定脱贫。(通讯员:向晓红 高兴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