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屈红英:让“小药草”释放“大能量”
近日,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雾河村口福源蔬菜合作社一片忙碌,采购商太极集团重庆分公司专程派车来该村采购药材。看到一筐又一筐的荞麦当归被搬运上车,雾河村党支部书记,区、镇人大代表屈红英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大家伙辛苦劳作一年的成果有了销路,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了!”她感叹道。
多方奔走,为药材种植开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雾河村位于三斗坪镇东南部,被群山环绕,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长条件,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该村中药材种植都是小打小闹,未能实现产业化发展,附加值不明显,增收效果也不显著。
“靠零星分散种植中药材的生产方式,市场成本高、风险大,很难发展壮大,只有树立现代化产业意识,才能把咱村的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屈红英在屋场会上对村民们说道。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提高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她亲自带队,挨家挨户做推广、搞宣传,为村民讲解和分析产业化种植的好处,鼓励大家积极加入村内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她帮助雾河村口福源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宜昌众赢药业取得联系,积极推进“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合作社带领农户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统一播种、管护,药业公司签订订单“保回收”。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大家纷纷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其中,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攻坚克难,为药材增产铺一条科学种植之路
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最初雾河村的药材产业发展并不顺利,随意播种、不按时施肥、过时采收等现象时常发生,一年下来,收入远不及传统农作物。屈红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村民不改变旧思想,药材种植产业就难以有突破。为此,屈红英多次向药材种植专家、合作社负责人请教,并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村民如何选地、播种、修枝、施肥、采收。科学种植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村民看到示范田的收成后也逐渐坚定了信心。
如今,村民们开启了“学习式”种植模式,遇到不懂的便上网查、找人问,茶余饭后相互交流经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种出来的药材品质好、产量高,不愁没有销路。”屈红英与农户交流时说道。
另辟蹊径,为药材增值拓一条加工提质之路
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提起来了,如何提升产业附加值又使屈红英犯了难。这两年合作社每天收多少就要卖多少,特别是鲜货,更是等不得,遇到合作社采收旺季,许多农户几天内都卖不出去,而且鲜货价格不够稳定,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对此,屈红英分析:“我们雾河的药材产业仍处在初级种植阶段,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延长产业链,变初级为高级、把药材变‘药财’!”
萌生了延伸产业链的想法后,屈红英说干就干,她立马组织村“两委”干部、药材种植大户实地参观多家药材种植基地和制药公司,考察学习药材初加工、深加工技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把鲜货做成干货,一是可以延长储存时间,二是干货价格更稳定。”屈红英总结道。同时,她多次找镇领导汇报产业发展情况,争取到10万元项目资金,为当地合作社购置了药材烘干设备。
如今,药材烘干设备已投入使用,烘干后的药材更易存放保存,产品附加值节节攀升。屈红英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带领村民一起用“苦药材”种出了“甜日子”,也让“小药材”成为了雾河村的“大产业”。(通讯员:刘钰硕 赵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