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襄阳市人大代表李秀荣: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乡村“领路人”
李秀荣(右二)与群众面对面倾听民意
走进老河口市洪山嘴镇杨家湾村,道路干净整洁顺畅,房前屋后井然有序,风吹荷叶碧波荡漾,观光廊道诗情画意,路边村民闲坐欢笑……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近几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凭李书记带着大家伙一起干。”村民口中带领大家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领路人”,就是襄阳市人大代表、老河口市洪山嘴镇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秀荣。
产业发展人人受益
杨家湾村毗邻汉江河畔,曾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环境脏乱差、年轻人流失严重,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2014年,李秀荣走马上任成为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土生土长的她,下定决心要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她心里清楚,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每一位村民都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为了从祖辈守望的土地中抠出“金子”,李秀荣紧盯市场动向,坚持多点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弯道超车”。她瞅准了市场前景较好的花卉市场,带领村委会一班人与林茂山林场合作,流转土地102亩用于建设种植基地,并相继引进了月季、石榴种植以及草莓采摘,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与老河口市绿沃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700多亩发展黄桃产业,为村民提供剪枝、套袋、除草、采摘、果园管护等种植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与老河口市水精灵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兴建稻虾(泥鳅)共作养殖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5万元。截至2022年底,该村集体收入已由过去不足3万元增加到30余万元。
2022年,老河口市大力实施回乡创业、回乡就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回两带”工程,并推出“一揽子”配套优惠政策,鼓励培育乡贤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李秀荣紧跟地方政策导向,广泛联系在外经商人士,增进感情交流,积极推动回乡创业兴业。
在李秀荣的努力下,杨家湾村一组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杜少鹏受到感召,回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养殖业,投资建设占地13亩的大型养牛场。从牵线选址、流转土地到搭棚引牛,李秀荣跑前跑后,亲力亲为,提供便利。如今,养殖场首期吸引周边10余名农户抱团加入,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杜少鹏感慨地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是做建材生意的,本来和养殖业并不搭界。正是李秀荣的多次交心交流,让我始终放不下这浓浓的乡情。发展肉牛养殖,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我会更有成就感。”
田还是那片田,地还是那块地。李秀荣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把集体经济产业做优做强,乡亲们的钱包也跟着鼓起来,让杨家湾村实现了从“落后边缘”向“前沿示范”的美丽蝶变。
美好环境人人尽力
“以前,村里垃圾随处扔、随处放,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路也是坑坑洼洼。遇到雨天,出个门简直苦不堪言。有了李秀荣的带头,咱们全村人拧成一股绳,苦干实干,让村里环境大变样。”看着自己动手参与建设的美丽家园,村民杨素英一脸自豪。
为了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在李秀荣的带领下,杨家湾村以组为单元、以户为单位,依托党员和人大代表联户机制,带领全村群众实施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累计修整硬化村内道路22公里、安装路灯400余盏、粉刷墙面3112平方米、水库堰塘清淤4900余平方米、植绿5万余株,并定期维护集体活动场所、清扫村内环境卫生。公共环境的整洁美化,让村民改造自家房前屋后的积极性也同步高涨,纷纷开始种花种草、疏通沟渠、家禽圈养……一个个美丽庭院陆续诞生,让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
随着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李秀荣顺势而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布袋沟水库和山林等优质生态资源为基础,利用自然泉眼引泉入池,连片打造出荷花池、三泉映月、观景亭、九曲桥、百步梯等多个景观项目,进村就可以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闻得到花香、记得住乡愁。慢慢地,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杨家湾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响,成为网红“打卡村”,并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优美的乡村生活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村里每个人都尽心尽力,我们的居住环境才能越来越好,日子才能越过越舒心。”村党支部委员朱辉说。
幸福生活人人参与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人人参与、人人献策,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这是李秀荣对缔造幸福生活的理解。
李秀荣始终牢记代表身份,结合乡村工作实际,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先后提出创新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医疗救治慈善基金、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多条意见建议,得到当地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取得积极进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作为杨家湾代表联络站站长,李秀荣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以代表小组为阵地,组织驻站代表接待选民,开展代表行动,广泛走访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引导村民共同找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发展的规划路径,最终达成共识,协调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有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民主议事,咱们村小到打扫卫生,大到产业规划,处处都凝聚着群众共识,处处都有群众参与,真正做到了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一起做。”李秀荣说。
如今,杨家湾村产业兴旺、乡村秀美、百姓幸福,无不证实着李秀荣的工作业绩,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当地也起到了广泛的试点带动作用。(作者:王飞、李剑波)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