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张晓慧:履职于心 担责于行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3-24 14:38   [收藏] [打印] [关闭]

枣阳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晓慧年龄不大,经历丰富,“身份”挺多:2016年12月、2021年11月当选为枣阳市第八届、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21年11月当选襄阳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此外还兼任枣阳市侨联执委、襄阳市侨青会会员。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收获多种“身份”不难,难的是,把每一种“身份”都做到优秀。

一颗恒心、十分用心,找准履职“契合点”

在张晓慧看来,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平日里,即使本职工作再忙,她也会安排好时间,积极参与人大的每一项活动,力求实实在在地履行好职责,确保建言献策更符合实际,反映问题更准确,提出的意见建议更有前瞻性、可行性。她在写议案、提建议时非常严谨,每次必须做足“功课”。她开展大量调查走访、撰写议案及建议时,都是在尽量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加班加点进行的。“要想深入了解社会所需,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她表示,“要想履好职,功夫一定在会外,要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进农村、入企业、看现场,访实情、问实效、听诉求,只有在基层才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才能提出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为群众发声,为发展献策,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在她看来,只有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愿望,才能为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16年9月至今,她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围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履职尽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发声机会,为发展夯实理论与民意基础。”她的议案、建议既关注经济领域,又关注民生领域。无论是在市人代会召开期间,还是在日常本职工作中,在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民生,并将收集来问题与调研后的所感、所思、所想写入议案和建议。

本职工作和议政督政结合,将民生呼应上通下达,是她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主线。她认为,人大代表如果做得好,还可以推动本职工作,关键是要了解情况、敢说实话、善讲真话,能说到点子上、抓到要害处。这些年来,她已习惯于将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与人大履职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对来自各方面的群众利益诉求注意从议案建议着手,通过议案建议向政府部门提出并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人大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性、程序性、实效性都很强,为了胜任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她坚持经常性、系统性学习政策理论、人大业务知识,并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全面涉猎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力争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有高大上、又能接地气。她还注重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他人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时将知识转化为工作成果。几年来,通过不断学习,强化了她的政治思维,让她学会从政治视角、政治立场来考量许多社会发展问题。

在学习中提高,在磨砺中成长,她在履职中找到了方向。

一份真心、十分尽心,汇聚最美“同心圆”

除了人大代表职务,枣阳工商联副主席是张晓慧的另一个身份。如何更好地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更好地为民营经济站好台、服好务,一直是她的心头事。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走过40多年发展历程,进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民营企业接班人、青年创业者已经或正在登上商界舞台。民营企业老一辈创业者与新一代接班人的更迭顺利与否,不仅关乎企业发展命运,更关系全市经济发展未来。如何实现新老交替?如何让“创二代”既完美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品质,又处处彰显年轻企业家朝气蓬勃、敢试敢闯的精神风貌?她用心思考着这些问题,和年轻企业家交朋友、深入一线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暖企惠企的行动得到大家一致认同。持续深化年轻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五比五看”活动,以青年企业家商会为主阵地,举办“握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创二代创新创业比赛,组织年轻民营企业家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他们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企业爬坡过坎,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上,她一直亲力亲为,开展民营企业百强调研,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风向标”;组织企业参与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社会责任调研、营商环境调查、民营经济运行监测调查等,她牵头的民企调研工作连续三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示范单位;结合全国、全省营商环境调研和代表视察活动,组织企业广泛参与扎实推进高精尖产业规划实施,全市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攀升,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不断提升。

在“襄十随神”区域协同发展和异地商会对外交流上,她同样不遗余力:牵头联合多地异地商会开展专项调研,探索共建共享工作举措;与区域协作县--湖北省房县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互相了解两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等基本情况,引导枣阳雷山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房县有关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动员12家企业购买房县产品14余万元;牵头枣商回归工作,连续四年组织“楚商枣阳行”活动,充分发挥本地商会及异地商会的作用,在多地开展招商推介、产业对接,创新协作正不断走向深化;牵头做好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烟台正源祥环保材料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炉渣综合处理1.5亿项目开工投资建设、一粒粟南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料加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成功签约。

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更优法治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她说,我们要用“四轮驱动”来推进法治体系建设。为此,她先后与枣阳市检察院共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与枣阳市法院联合建立总商会调解委员会,与枣阳市司法局联合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实现直属商会与律师事务所全覆盖,组织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审查合同,做好非公企业“联企e站”投诉平台的推广运用,全力打造全方位法治工商联,形成共建法治营商环境“四轮驱动”模式,持续营造亲清氛围。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更多的发展信心,激发了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极大热情。2020年1月以来,在疫情反复、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她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力量商(协)会、外埠商会和民营企业为全市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本地商(协)会、外埠商会和民营企业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合计超过1800余万元。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民营企业主动担当作为,倾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为凝聚共同发展贡献民企力量。

在疫情冲击下,民营企业发展遭受重创,她以人大代表和工商联副主席身份下沉一线,坚持深入企业、商会调研,摸实情、提建议、献良策。为缓解企业融资难,协调督促相关部门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2022年8月,组织企业负责人、商会会长参加“两跑一解”服务民企活动暨银企对接会,10家金融机构与34家民营企业进行现场签约,授信资金达21亿元;协助政府部门大力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百名干部进百企”等亲商暖企活动,对接服务落实政策,千方百计解决难题,开导思想增强信心,宣传惠企政策;组织开展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联合枣阳市税务局,让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广泛惠及小微企业,新税费政策施行以来,累计为1.5万户次纳税人办理退缓减免税费;与枣阳市人社局、教育局积极对接,通过“春风行动”、“金秋招聘”等活动,组织全市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面向各类求职人员提供2300多个就职岗位。

在履职实践中,她注重发挥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向党委、政府建诤言、献良策,组织涉及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村企共建等热点问题,2022年她撰写的《发挥异地商会作用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被湖北省工商联评为2022年度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在2021年、2022年襄阳市十八届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她分别作了“关于赋能商会组织助推‘襄十随神’城市群共促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发言,为民营经济发展鼓与呼。

在工作中磨炼,在奋进中绽放,她在履职中坚守着初心。

一片诚心、十分贴心,“烦心事”变“暖心事”

议案与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民生民情的重要渠道。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如何让议案、建议发挥出最大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这是张晓慧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总结2016年9月以来当人大代表的履职体会,让她明白:工作中用心、生活上留心,是当好代表的前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她时时处处留心着身边的人和事,留心着群众的衣食起居出行,平时利用上下班、节假日时间随时收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还专门深入到旧城拆迁地、老旧小区、医院、停车场、菜市场等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地方,用心用情地捕捉着群众的“烦心处、揪心事”,通过梳理归纳和总结,对照相关政策法规,尽量提出一些在道理上讲得通、在实践中行得通的建议和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以求得最佳解决效果。

2016年6月,枣阳市委、市政府为了改善顺城群众的居住环境,把顺城社区作为棚改拆迁项目,她作为参与市直单位专班人员,参与了此次拆迁。工作完成后,她会经常去顺城拆迁地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拆迁地的古城墙由于年代久远,又基本是夯土城基,只要一下大雨,就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她还发现拆迁后,顺城路坑洼不平,一是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孩童上学,二是由于管理缺失,摆摊设点较为严重。看到这些问题,她立即行动,在持续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其他9名代表提出“关于保护修复枣阳古城墙及重建顺城路的议案”。此议案经枣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决定将议案原案确定为代表议案交由枣阳市政府办理落实。经过枣阳市委、市政府及文旅、住建等部门不懈的努力,2018年8月底顺城路修好,2021年1月底在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古城墙保护工程完工。至此,昔日的顺城湾“旧貌焕新颜”,新修的马路宽阔干净,古老的城墙变成帝乡一个旅游景点。看到此情此景,上学的学生笑了,附近的居民笑了,来往的游客笑了,她作为提出议案的领衔代表感到非常欣慰。

近年来,她一共提出议案、建议20件,涉及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等,这些数字背后,是她长期在一线调研积累的素材,更是她长期扎根一线、辛勤付出的成果。她所提意见建议获相关部门高度认可并予以采纳,有效推进了相关政策的研究出台。她说,只要一想到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可以让城市更靓丽、群众更幸福,就会产生小小的成就感,为更好履职增添信心和动力。

只有脚下有泥,才会心中有底。2021年12月,她再次当选为枣阳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光荣当选为襄阳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她认为,人大代表是一个平台、一份责任,更是她对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她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在实践中丰富,在历练中升华,她在履职中践行着担当。

路漫漫,当求索。张晓慧表示,要不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聪明才智,以服务枣阳市乃至襄阳市的发展大局为己任,以最忠诚的担当赢得人民信任,以最为民的情怀获得人民点赞,奏响人大代表履职最强音。(枣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曲向阳)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