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远安县人大代表曾祥云:发动群众干 古村换新颜
远安县河口乡漳沐村是远安最边远山区村之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2020年,45岁的曾祥云担任村支部书记,次年当选县人大代表。几年来,曾祥云和村民一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边远的古村落展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漳沐村山大人稀,全村近15平方公里,仅有300多户、近100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油菜为业,增收渠道窄,增幅低。
曾祥云(左)察看桃产业基地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村集体发展,2021年,在曾祥云建议下,村里通过流转86户村民耕地,引进种植大户发展桃树150亩。经过一年栽种、管理,桃园初具规模,产业增收在望。正当此时,种植大户却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管理发展。曾祥云见此情形,深入到所有相关农户沟通协商、征求意见。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都有自力更生发展的愿望。曾祥云顺势而为,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管理经营桃园。今年,桃树全部挂果,80多户村民不仅可领到每亩400元流转费,还可长年在桃园里务工增加收入,村集体也将增加5万元收入。
在发展桃产业的同时,曾祥云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在县、乡人代会上提出“支持漳沐村发展山区多种产业”的建议。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根据村民意愿,结合各组地形、土壤、气候等特点,发动村民种植发展油茶60亩、果梨40亩、百部根40亩、吊瓜20亩。今年,漳沐村农民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都明显增长。
曾家大花屋
漳沐村是一个古村落。村里的曾家大花屋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该古建筑群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同时,村里还有古井、古石桥、古寨、古牌匾、古族谱等众多古遗迹遗物及50多棵百年以上古树。曾祥云积极做好古物古迹保护开发文章,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保护古村落”建议,得到县政府重视,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保护工作规划。曾祥云及时借助这一发展机遇,组织发动村民积极开展唢呐吹奏、打花棍等“非遗”文化活动,吸引来大量游客参观打卡。今年3月,漳沐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漳河是长江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河水流经漳沐村11.8公里。作为村级河长,曾祥云始终站在长江大保护的高度,向村民大力宣传,增强全体村民保护漳河流域生态环境意识。他认真履职,每月巡河4次,清理河道白色污染,巡查、制止毒鱼电鱼现象,协助做好不符合环评要求的养猪场整治、关停工作。同时,以人大代表身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修建生物慢滤池,引导养殖业有序发展。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现在漳河水更清、岸更绿、生态更优良,每年冬季,上千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迁徙到这里越冬、栖息,吸引众多游客观赏游览,美丽建设成果初显。(远安县人大常委会 向晓红 谭昌忠 张敏)
责任编辑:刘浪